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宣布,我国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
飞行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3名航天员分别为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涵盖了我国现役3种航天员类型。
这也是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之后,再次由3种类型航天员构成的乘组,涵盖了“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指令长张陆时隔两年多之后即将重返“天宫”,武飞、张洪章均为第三批航天员,即将踏上个人首飞之旅,武飞即将成为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时年龄最小的中国航天员。

其中,武飞入选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洪章入选前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目前,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0日,3名航天员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另经研究决定,从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起,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实施工作授权任务指挥所具体负责。
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神舟二十一号任务清单公布
发言人介绍,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陈冬在轨已超400天,神二十乘组有望刷新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发言人介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指令长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已累计完成6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陈中瑞和王杰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各项任务完成顺利。
约3.5小时!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发言人介绍,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
神舟二十一号已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各项条件
发言人介绍,目前,神舟二十一号船箭飞行产品质量受控,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各项条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二十一乘组将首次在轨实施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
发言人介绍,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之后,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在轨还将开展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项目,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组合之间的选择性规律,探讨分子手性和重力环境对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响。
此外,神舟二十一号还上行了面向空间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空间站在轨智能算力平台试验等搭载项目,将为后续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为在轨应用进一步奠定基础。
我国正选拔巴基斯坦航天员,将择机安排1人执行短飞
发言人介绍,今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正式启动了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与中国航天员选拔一样,这项工作也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其中,初选工作正在巴基斯坦实施,复选和定选工作将在中国实施。目前已同步开展复选阶段准备工作,包括训练方案、教材教具以及训练期间的生活保障等。按计划,定选完成后,将有两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起接受训练。根据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中期规划和合作进展,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飞行期间除了完成乘组的日常工作外,还将承担巴方科学实验等工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实施以来,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选拔外籍航天员到中国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积极促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交流,推动航天技术发展、造福全人类,我们欢迎世界同行参与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
总体进展顺利!我国锚定2030年前实现登月
发言人介绍,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科学研究与应用系统已完成各次飞行任务载荷方案设计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加速推进。
今年,我们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二级动力系统试车、系留点火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等,并已通过媒体进行了报道。后续还将组织完成揽月着陆器集成测试,梦舟载人飞船热试验和最大动压逃逸试验,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低空飞行及技术验证飞行等试验。
这里提前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明年任务标识征集中,除天舟十号货运飞船,神舟二十二号、二十三号载人飞船任务外,还包含了梦舟一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标识,该型飞船主要用于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同时也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欢迎大家积极踊跃参加标识征集活动,神舟、天舟、梦舟期待把您的创意和梦想带上太空、带往月球!活动详情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官微和新闻媒体发布的征集公告。
至于具体的时间表,我们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不动摇。应该说,后续还有不少新技术需要验证,产品研制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飞行试验安排衔接紧密,进度紧张,各项工作面临风险挑战。工程全线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统筹、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研制任务,为如期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