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也许人类能依托移动浮岛这种迷你城市综合体,实现生活在海洋中的第一步!深圳海斯比的产品给观众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在湛江市举行的2017年中国海博会上,深圳企业带来的众多高新科技产品而备受瞩目。据深圳市海洋产业协会介绍,此次深圳共有十家企业参展,展现出了深圳走向蓝色海洋的潜力。此外,协会还组织了20家企业到海博会取经,涉海企业的成长能为深圳更好地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助力。
移动浮岛打造海上乐园
你能想象到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拥有着一座这样的浮岛:它能为你提供舒适的住所、也能被打造成拥有邮轮设施的浮岛乐园、能用来收集海洋内磅礴的风电……在2017年中国海博会上,深圳海斯比公司给观展的市民带来巨大的惊喜。
深圳海斯比移动浮岛的模型展示在海博会国家馆内,引来了众多市民围观。该公司市场拓展部副经理张海威告诉记者,移动浮岛项目是该公司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制高点,改变未来人类海洋生活的最新尝试。针对日渐稀缺的土地资源,在坚守海洋生态红线的前提下,面向海洋获取资源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多层多体式移动浮岛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型装备,将改变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不仅可以提供浮动岸线码头,极大丰富海上体验,而且没有近海环境隐患,是一种兼具土地开发和绿色经济的优质项目。
据张海威介绍,这座移动浮岛能抗17级风,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建成海洋产业的科技研发中心、航海文化中心,还可以根据需要发展成海上航海学院、海上博物馆、海上补给站、海上渔业交易中心、海上俱乐部等。甚至可以定制成海上游泳馆、海上别墅群、海上游艇中心、海上牧场、海上会议中心、海上能源基地,实现模块化建造,建成一座漂浮在海洋上的迷你城市综合体。
据了解,就在参加中国海博会之前,海斯比首座移动浮岛示范工程设计刚刚取得了国家船舶技术检验机构中国船级社(简称:CCS)的AIP设计审图认证,实现海洋浮岛生活是越来越近。
海底也能通WiFi?深圳公司为你实现
“水中的通信都是通过超声波实现,但阻力很大,传输一两公里就完全衰弱,我们的产品就是为了实现水下的无线网络通信。”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无线水下通信设备也是非常惊艳。售前经理葛运介绍,他们的产品水下信号传输半径达到了5——7公里,而且还能组网,每几公里铺设一个,就能实现海中的“WiFi”网络。他们现场还带来新研发的水中机器人,它能实现水中的畅游,还自带“路由器”,抵达任何区域实现水下的通信。
深圳海洋文化就要先行
在2017年的海博会上,众多来自深圳的涉海企业很是活跃。据深圳市海洋产业协会会员部部长阮炜琪介绍,此次共有十家深圳企业参展,同时协会也组织了另外20家会员企业到海博会上取经,寻找合作资源与项目。
据了解,深圳的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邮轮游艇等行业在全国涉海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专业性的海洋人才依然缺乏。原深圳海洋局副局长梁俊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出,深圳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文化就要先行,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此次海博会,与其它沿海城市专业人才的沟通交流,也正好打开了涉海企业的视野。
阮炜琪指出,深圳正在努力打造开放引领、产业高端、功能强大、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依托创新资源、经济基础和产业配套,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助力,破解新常态下海洋经济的发展瓶颈,提高海洋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能力,加强与周边地区协同互动,为实现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深海协会也正是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强化创新驱动和海陆统筹,联合各驻深涉海机构,吸引、凝聚全国海洋科技、产业、资本和管理力量,搭建深圳市海洋领域科学研究、成果孵化、产业集群培育、人才培养的高端平台,逐渐成为深圳乃至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的引擎。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