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韦帕”影响,深圳一海滩惊现大量海鲜……

幸福福田

07-21 17:48

摘要

“海鲜太多了,根本捡不完!”

“海鲜太多了,根本捡不完!”

台风“韦帕”过境后

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沙滩

惊现大量贝壳类海鲜

不少人纷纷前往“赶海”

社交平台上

不少网友发帖分享

捡到“爆桶”的快乐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84eab8273db42d28ca457c84888cf3fa.jpg
caaf1b84249f60a13d1cb69a8340a7d1.jpg
7c2852478fcbcc8157447bba8febd947.jpg

社交平台截图

评论区“哇”声一片

有网友称这是“台风天的馈赠”

“吃货表示羡慕”“根本吃不完”

也有网友表示

“这个海鲜值不了几个钱

在乎过程开心”

8ba1c02e04852182db640230e9f979be.jpg
1e0c7fedc49bf7ee0a701f4d2a09b3c7.jpg
b955d017032380bbe4cff4b0e110ff4a.jpg
2c1166ed9a4659e66b4c7b7dc2fc67d1.jpg
6aa90ddd845ce07c0a9481d7eeea779b.jpg
b38e3df8d2b72ffc2aecebd8c53077c2.jpg
775399e160d488b737fa6d4b7551acae.jpg

还有网友称

“现在出发,还来得及不?”

“下个台风提前2天过去蹲点”

273d80c58519f4b1fdcd9a5211c35a9f.jpg

3f874e51d0e5a61c65197e14db1669b7.jpg

0eed843b92bd5f3557509bbbd1a1de1a.jpg

小福提醒一句

尽管“天降海鲜”十分诱人

但大家千万不要在台风天气

前往海边或海边逗留

避免发生危险

此外

海滩环境复杂

尖锐的珊瑚、破碎的贝壳

以及隐藏的渔网

都可能成为意外伤害的来源

部分海洋生物如海胆、水母等

触碰后可引发皮肤过敏

甚至更严重的生理反应

“赶海”时

这些海洋生物千万别碰

此前

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

自己在海滩徒手捡“漂亮海螺”玩

回家才发现自己捡得是

致命海洋生物”鸡心螺

a7791577880a1c8425d4ac82e2694f1b.png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报道

在海边

不是所有的海鲜都可以随便捡

这些小海鲜看似“人畜无害”

然而它们的毒性不可忽视

看见请远离

1

 这些贝类不要吃,不要碰

织纹螺是一种小型海洋螺类,通常壳长为2~5厘米。

图片

织纹螺。图源:宁波市场监管

织纹螺的毒性来源于其体内的毒素,能够导致中毒反应。人们食用携带毒素的织纹螺后,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引发神经系统症状。

除织纹螺外,芋螺、瓷螺和鳞光螺也具有毒性。大家在海边活动时,需小心避免触碰这些有毒螺类。

2

 蓝环章鱼要小心

蓝环章鱼的体型较小,通常只有12~20厘米(包括触腕在内)。蓝环章鱼在受到惊扰或感到威胁时,会显示出明亮的蓝色或紫色环状斑纹,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图片

图源:海南市场监管

蓝环章鱼的毒液主要含有河豚毒素,这是一种强效的神经毒素。蓝环章鱼的毒性非常强,即使是微量的毒液也足以致命。

3

鱼刺有毒不要碰

泥猛鱼(褐篮子鱼)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海洋鱼类,泥猛鱼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其背鳍、臀鳍和胸鳍的硬刺中,这些硬刺含有毒腺,被刺伤后会注入毒素。中毒后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心脏问题。

图片

图源:科普中国

除了泥猛鱼外,海边常见的具有毒刺或毒腺的鱼类还有石头鱼、狮子鱼、鲉鱼、鳐鱼和背肋鱼。狮头鱼和鲉鱼的背鳍刺含有剧毒,狮子鱼的背鳍、臀鳍和胸鳍刺含有毒腺,鳐鱼的尾刺含有毒腺,背肋鱼的尾部骨刺含有毒素。

图片

图源:科普中国

大家在海边活动时应保持警惕,避免触碰这些生物,并了解基本的急救措施。

4

 水母蜇人可别摸

海边常见的会蜇人的水母包括海蜇、紫纹海蜇和箱水母。

海蜇是中国沿海常见的水母,其触须会释放毒素,引起剧烈疼痛和皮肤红肿。紫纹海蜇也常见于沿海地区,触须含有强烈毒素,被蜇伤后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灼伤感和红肿。

图片

僧帽水母。图源:国家应急广播

僧帽水母是一种剧毒水母,通常生活在远海,但有时会被强风和洋流带到海岸附近水域。

人被僧帽水母蜇伤后会产生类似触电般的强烈痛感,几分钟后便全身无力、呼吸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赶海”时如何保护自己?

专家提醒

“赶海”时尽量戴上手套

避免被鱼虾等刺伤

有人曾在清洗海鲈鱼时

不慎被鱼刺扎伤右手手指

引发“创伤弧菌”感染

进了重症监护室

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报道

出发赶海之前

请记住以下几点

👇👇👇

1.注意潮汐变化,提前查阅当地的潮汐时间表;

2.警惕复杂的水文环境,不要贸然前往深水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3.有淤泥、湿滑海草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要注意暗沟;

4.不要随意触碰和食用不知名的海洋生物,接触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时最好戴上手套;

5.避免在海水中受伤或将已有的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6.穿着适合的防水鞋,以防滑倒和被尖锐物划伤,一旦被蟹脚、虾刺等刺伤,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进行消毒。

同时

“赶海”也要遵守相关规定

避免误入生态保护区

👇👇👇

根据《广东省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违反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猎捕、捕捞、采药、开里、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根据《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禁止非法捕捞、采集海洋生物及其他任何有损保护对象及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小福提醒

台风过境之后

危险尚未完全消除

海边风高浪急

切勿盲目“赶海

-END-

编辑 | 古丹妮

校对 | 廖静文、蔡诗妍、王河峰、彭融

审校 | 谢欣

监制 | 余治国

信息来源 | 第一现场、抖音、小红书、福田融媒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