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广东一地有2000人被感染艾滋?警方回应→

奔赴新闻

07-11 12:36

摘要

近日,广东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多条村的微信群中传播这样一则消息:“金利镇有人报复社会,恶意传播艾滋病毒,已有2000人被感染,其中确诊的有金利江边村的唐某军和唐某贤等两人”。

经高要警方核查,上述消息为虚假信息。唐某军和唐某贤两人已向辖区派出所报案,并提供艾滋病检测阴性报告。目前,公安机关正对该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作进一步的调查。

警方提醒: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网上发言务必谨慎。请广大群众理性看待未经证实的消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恶意编造、传播、散布谣言者,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

什么是艾滋病?

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

一起来看

↓↓↓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健康人群感染HIV后成为HIV感染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HIV会攻击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这是目前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血液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进行不安全、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妈妈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等将HIV传染给宝宝。

注意: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 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的人

2. 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的人

3. 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的人

4. 多个性伴侣的人

避免艾滋病的方法

保持单一的性伴关系

避免过早发生首次性行为,与性伴相互保持忠诚单一的性伴关系,避免多性伴。

正确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能有效地避免体液接触,降低HIV感染风险,每次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安全套是预防HIV感染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鼓励知情交友

要避免与HIV感染状况不明的人发生高危性行为。必要时在发生性行为前了解性伴的HIV检测结果,针对感染状况采取保护措施。

假如对方最近有过高危行为,最好待进一步检测后再考虑是否发生性行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检测有窗口期。目前常用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发生高危行为后3~12周,在窗口期期间检测结果为阴性不代表未感染艾滋病病毒。且窗口期感染者处于急性感染期,传染性较强。

拒绝以艾滋病检测结果阴性为理由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切记发生性行为时:要每次、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安全套。

远离毒品

毒品(或成瘾性物质)会干扰人们的自控能力,易发生无套性行为、多性伴等高危行为。

同时甲基苯丙胺类等新型毒品对大脑皮层的活跃度非常高,会使人短时处于强烈性冲动状态,此时极容易发生暴力性行为,从而造成黏膜破损、出血,增加感染HIV的风险。

HIV暴露后阻断性用药(PEP)

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方法。

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及时前往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咨询,在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服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连续服用28天,降低感染HIV的风险。

所有与暴露源发生了可能导致HIV感染行为的人,均推荐尽早使用PEP。

怀疑感染艾滋病

该怎么办?

感染艾滋病后并非孤立无援,可以通过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VCT)获得快速帮助。

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VCT)是指怀疑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个人,通过咨询专业人员,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VCT服务坚持免费、保密原则,保障求询者的隐私权。

来源:奔赴新闻综合

平安高要、新快报、西南交通大学医院

编辑:刘浩

校审:吴俊霞、马丹、孙研

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