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城市英雄 221期 | “教育服务,是彼此托举的向上生长”

读特君

04-30 06:16

摘要

林锐超和他的桑博教育因为海量的教师储备和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得到了诸多学校的青睐

夜里十点,疾风骤雨猛烈地拍打着玻璃窗。桑博人才集团董事长林锐超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显示某学校副校长的来电:“林总,有位教师突发疾病,需要安排一位老师明天早上7∶30到校代课救急……”对方的语气十分焦急,没等对方说完,林锐超说:“放心,马上安排紧急招聘,等下就发几份简历给您。”电话挂断的瞬间,办公桌上“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奖牌在台灯下泛着微光,恍惚间照见二十载光阴里那些被他记在心里的“天亮”——是无数次为学校解燃眉之急的破晓,是帮助万千教师走上讲台的白昼,更是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用情怀筑起的星河。

这是属于林锐超的故事,关于一场跨越二十年的“双向奔赴”:当公办学校为编制缺口蹙眉,当年轻教师为职业发展迷茫,他以“教培人”的敏锐叩开教育人力服务的大门,用人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搭建桥梁,让“临时岗位”成为梦想实现的跳板,让“劳务派遣”有了温度的注脚。从福田区一间小小的教培机构,到年服务超万人的行业标杆,他走过质疑与困境,却始终相信:教育服务不该是冰冷的数字对接,而是一群怀揣热忱的人,为同一个“教书育人”的信仰,彼此托举向上生长。

从教培到人才服务:一场“非典型”创业

2005年的深圳,教育培训行业正悄然兴起。当时还是一名教培老师的林锐超,刚刚在福田区租下一间教室,挂上了“桑博教育”的招牌。彼时的他未曾想到,这间小小的培训机构,会成为日后撬动深圳教育人才服务市场的支点。

凭借本土化运营和师资优势,桑博教育很快在深圳站稳脚跟,最多时拥有11个培训中心。但一次偶然的契机,改变了他的发展轨迹。2008年9月,福田区某公办小学因编制不足,急需代课老师,校长找到林锐超:“你这里有老师,能不能借几个?”林锐超听后二话不说,当即把机构里最好的老师派了过去。

这一决定起初遭到周遭人的质疑。“同行都说我傻,自家培养的人送去学校,自己还要重新招人。”但林锐超却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鼓励老师走出去考编。人往高处走,我这里的老师考上编制,反而是我的光荣,证明我们桑博的老师优秀。”

林锐超的坚持逐渐显现价值。2014年,福田区教育局开始试行教师购买服务政策,要求学校通过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聘用临聘教师。彼时,不少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因利润低、服务难度高纷纷退出,而桑博却因常年储备教师资源,成了行业里的“救火队”。

2016年7月,《深圳市公办中小学购买教育服务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政策明确“公办中小学不得自聘临聘教师”,第三方服务成为刚需。林锐超和他的桑博教育因为海量的教师储备和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得到了诸多学校的青睐。“2小时响应、20万人才库、专业的服务团队……”在林锐超看来,学校要的不是一纸合同,而是真能解决问题的人。”

做好教育类人力资源服务并不容易,每个月都要垫付大量工资及五险一金,为了保障老师们能正常发薪,桑博通常会面临高达几千万元的垫资;大量免费招聘也是桑博的重大担当与贡献,如2023年共为深圳的学校推荐简历28048份,面试安排7723人(不含学校自行安排面试数据),共录用2240人。2025年共为学校推荐29295份简历,安排7374人次的面试,录用2130人。

“老师是我们的核心”: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

2020年5月的某个周五,某区教育局一通紧急电话打给林锐超:“下周一需要40名持证心理教师上岗!要求全日制本科、有教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师证。”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要完成40名持证心理老师的筛选和考察,这一任务看似有些“天方夜谭”,但林锐超还是紧急启动“极端招聘”机制:动员全部招聘专员利用周末两天完成简历筛选、面试、背调……周一清晨,33名符合条件的心理教师准时到岗。而同期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人力资源公司,最多的仅提供了2名人选。

这种“闪电响应”的背后,是桑博独创的人才生态体系。林锐超将人才库分为三类:白名单(储备人才)、金名单(考入正编者)、红名单(优秀人才)。林锐超说:“金名单老师是我们的‘活广告’,为了助力临聘教师考编上岸,我们举办过多场考编公益培训,邀请名校长、名师授课指导,甚至自掏腰包印制备考资料,保守估计,十年来从桑博公司考上正编的老师已超千人。”有人不解:“培养的人考走了,不是为他人作嫁衣?”他却说:“从桑博走出去的编制老师越多,说明我们的‘造血’能力越强。”

更具温度的是“博师最美教师”评选暨十百千临聘教师关爱活动。自2021年起,桑博人才集团每年都会从数千名派遣教师中评选出10位最美教师代表。“这些老师值得被看见。”林锐超不仅为获奖者设立专项奖金,更通过媒体矩阵传播事迹。令人意外的是,四年间获奖教师中有近一半最终考入编制。“优秀的人终会发光,我们要做的是搭桥,而不是筑墙。”

林锐超说, 对教师的关怀还渗透在日常细节:不仅在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会派发节目礼品,还专门设立临聘教师病困慰问机制,甚至为单身老师们组织相亲活动……“在桑博,老师不是‘临时工编号’。”林锐超说。

教育的“另一条赛道”:从商业到公益的跨界

感恩于心,回馈于行,这是每一个桑博人的社会责任。桑博人才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等平台积极参加乡村振兴、贫困助学及抗击自然灾害等公益活动。2021年7月1日,认捐100万元发起成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博师教育关爱基金,以关爱教师、助力教育、支持公益等方式系统性支持教育发展,助力教育事业长远发展。2021年12月,成立桑博人才集团志愿者先锋队,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

如今,桑博人才集团服务着大湾区近400所学校,年派遣教师超1.3万人,有效缓解了公办学校师资紧张问题。桑博也是第一批“四点半课堂服务”(后升级为“课程服务”)服务商,通过科技、艺术、实践等多元化课程,为深圳课后服务工作做出贡献。今年2月,在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科学教育·社会协同”资源对接活动中,桑博作为首批签约服务商,与少年教育科技、科普联合会、巴士集团、教育研修院等“每周半天活动”服务商代表上台与深圳市教育局进行签约仪式。项目开展以来,集团已接触近40所学校,并顺利承接其中14所学校的“每周半天计划”试点工作,承办工作得到试点学校领导、老师及学生们的一致认可。3月4日,深圳市教育局致函表彰,高度认可桑博人才集团在“科学教育·社会协同”活动中的支持和付出。

除此之外,林锐超在民盟和政协的履职过程中,也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连续多年获得民盟省、市、区的优秀表彰,连续3年获区优秀政协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广东省政协、省委采用。

经过20年的打拼,当年的小林老师已成长为林董,当年的“桑博教育”也被打造成深圳教育类人力资源服务第一品牌“桑博人才集团”,然而,在林锐超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仍是创业初期的合影:逼仄的教室里,年轻的他与首批教师团队挤在一起,笑容灿烂。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谁能在坚守中不断创新。”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林锐超望向远处的新建校舍。那里,又一批桑博派遣的教师即将走上讲台,继续书写这场关于“师者”的故事。 晶报记者 白帆/文 受访者供图

林锐超

1979年出生,汕尾陆丰人,龙岗区政协常委、民盟深圳市企工委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西班牙武康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深圳桑博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记者:白帆

编辑:周晓飒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