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宁2.5小时!深南高铁有新进展→

深圳发布

04-22 16:54

摘要

深南高铁松山隧道,顺利贯通啦

深南高铁松山隧道

顺利贯通啦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松山隧道全长约332.73米,其中暗洞长约215.73米,全隧均为V围岩,最大埋深仅为19.75米。施工面临地形起伏大、残坡积黏性土及全风化层广布且水理性能差、开挖易溜塌和坍塌冒顶等难题。
图片
为保障隧道安全开挖,项目团队在洞顶地表及洞内加密布设多组量测点,综合运用TSP超前长距离地质预报,以及超前探孔、地质素描、加深炮孔等“三超前、四到位、一强化”地质探测手段,不仅实现了对地质状况的精准把控,及时洞察潜在风险,还能依据实时监测数据灵活调整施工方案,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图片

工人采用锤击法进行TSP超前地质预报。图源: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在松山隧道掘进施工现场,项目团队紧紧抓住“黄金施工期”,采用“架子队”模式组织施工,合理优化要素配置,开挖、出渣、支护、衬砌实行机械化、平行作业,各道工序均衡施工,有效降低雨季施工导致隧道沉降量大的风险,达到了缩短工序循环时间、总体进度平稳推进的目的。同时,灵活采用长、短栈桥开展施工,有效解决了仰拱施工和出渣进料运输相互干扰的矛盾,在雨季到来前实现隧道贯通,保障架梁通道如期打开。
图片

深南高铁

深南高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快速联系广西等大西南地区的高速铁路重要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效应,有效提升两广铁路客运质量,扩大两广通道能力,填补区域路网空白,对便利沿线居民出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项目建成通车后
深圳⇌南宁高铁最快运行时间
可由现在的3.5小时缩短至2.5小时
期待住了!

即将恢复限行!粤B车也要预约!

4月21日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发布
《关于在东部景区道路
实施预约通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以下简称《通告》)
图片
《通告》明确
2025年5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
深圳东部景区
(梅沙片区、大鹏半岛)
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并实行预约通行措施
图片

通告详情如下

图片

一、2025年5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所有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在东部景区(梅沙片区、大鹏半岛)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二、梅沙片区交通管制道路为:盐田区西起盐梅路盐三路路口,东至盐梅路深圳海关小梅沙教育培训基地,北至东部华侨城围合区内所有道路(不含惠深沿海高速主线,包含大梅沙、小梅沙、东部华侨城内所有道路及惠深沿海高速大梅沙出口匝道、小梅沙出口匝道)。

三、大鹏半岛交通管制道路为:大鹏新区迭福山隧道以南(含迭福山隧道)所有道路。

四、未预约、备案的小型客车进入交通管制区域、道路的,将按照违反禁行、限行规定,进行处罚。

五、9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过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预约成功后,允许按预约时间进入管制区域行驶,离开时间不受限制。

六、备案车辆、公交车、出租车(含使用性质为“预约出租客运”的网约车)、载货汽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10座及以上客车以及前往惠州等地不驶下高速仅需在惠深沿海高速通行的过境车辆,不受本通告的限制

七、本通告自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10月8日施行。请广大交通参与者遵照本通告,按交通标志指引遵法行驶。

根据需预约区域
涵盖以下热门景点
 梅沙片区 

热门景点包括:

大梅沙

小梅沙:小梅沙海滨公园、美高梅酒店等

东部华侨城:茵特拉根小镇、大华兴寺、大峡谷、茶溪谷等

 大鹏半岛 

热门景点包括:

东西涌

杨梅坑、鹿嘴山庄

桔钓沙

金沙湾

七娘山、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

(葵涌街道辖区的景点不需要预约,如官湖、玫瑰海岸、沙鱼涌等景点)

布布留意到
目前预约通道暂未开放

届时大家可通过
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预约
在菜单栏中找到预约入口
进入预约页面
需选择预约日期、时间段
填写出行车辆车牌号码等信息
图片
图片
要注意的是
外地车牌和本地车牌

一样都需要预约

预约方式、预约规则均一致
另外还需要提醒
工作日前往大鹏半岛
梅沙片区的持外地车牌游客
还需要避开早晚限行时间段
即7时至9时
17时30分至19时30分
外地车牌每个月
可申请一次免限行
具体详情
↓可点击下图了解↓
图片
假期即将到来
“五一”有出行计划
自驾前往大鹏半岛、梅沙片区
一定要提前预约哦

双线贯通!又一条城际铁路刷新进度

近日
穗莞深城际机前段
固戍工作井至西乡站
区间左线顺利贯通
标志着机前段1标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圆满完成盾构施工任务
图片

固西区间双洞单线盾构隧道

采用两台TBM-EPB 双模盾构机
施工隧道采用单层装配式
平板型混凝土管片
区间全长2.1公里
设联络通道4座
图片
在沿线敏感建筑物密集的
施工环境下
深铁集团联合各参建单位
提前谋划部署
顺利下穿既有地铁线等
多个敏感建筑物

组织地质勘探、结构检测、BIM模拟等多专业联合攻关,形成“盾构参数智能匹配、地层补偿动态调整、应急处置分级响应”技术框架。

➤ 施工过程中建立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地表变形与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耦合分析。

创新实施
渣土排放“双维度监测管控”
通过渣土箱容积刻度标识
与龙门吊智能称重系统数据联动
建立单环掘进排量动态平衡模型
为盾构安全掘进
构建了立体化防护体系

▲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示意图(以实际运营为准)
穗莞深城际机前段起于已开通的穗深城际深圳机场站,终至前海站,全长约15.15km,采用地下敷设。全线共设3座车站,分别为:西乡宝安前海。该工程项目设计速度为160km/h,采用8辆编组的CRH6型动车组。
建成后
城际动车将直达前海和宝安中心
连通广州、东莞、深圳
形成“黄金走廊”
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网络
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综合自广东交通、深圳特区报、深圳交警权威发布、深圳地铁

编辑:刘东博 薛永利
审读:黄淳 马丹 梁力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