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深莞惠交通一体化!这个项目通过交工验收!

深圳国资

04-06 14:45

摘要

2二是施工周期短新围互通立交项目实际施工周期仅13个月,类比以往同类型项目,工期缩短近30%,且需在较小区域内完成桥梁、路基、机电等多专业交叉施工


近日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一期

新围互通立交

(以下简称“新围互通立交”)

交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

标志着新围互通立交

已经具备试运营通车条件

圆满完成新围互通立交的

通车节点工作任务

满足政府工期要求



交工验收流程


交工验收委员会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组成。


交工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对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宣读的质量核验意见,并现场检查了路基、路面、桥涵、收费广场、绿化、交安设施以及项目交工文件资料。


最终,交工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新围互通立交质量评定合格,具备启用通车条件,同意通过交工验收。














项目简介


▲新围互通立交效果图


新围互通立交位于龙华区章阁老村附近,主要施工内容为新围互通A、B、C、D匝道及主线拼宽接入段,路线全长5.69km,包括11座桥梁、收费大棚及收费站站房等工程。


新围互通立交于2024年1月取得用地批复,同年2月取得施工许可并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1月完成最后一批次建设用地移交。2025年3月底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交工验收。














攻坚克难,按时完成建设


▲新围互通立交实景图


作为深圳外环高速预留立交

新围互通立交建设面临

前期审批复杂、施工周期短

技术难度大、文明施工要求严

“四大挑战”

↓↓↓



1

一是前期审批复杂

在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由于新围互通立交为深圳外环高速预留立交,因此不包含在深圳外环高速一期工程批复用地范围内,需完全按照新建项目流程办理用地手续,导致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2

二是施工周期短

新围互通立交项目实际施工周期仅13个月,类比以往同类型项目,工期缩短近30%,且需在较小区域内完成桥梁、路基、机电等多专业交叉施工。


同时,数据显示,深圳市2024年度雨季长、降水量大,比近五年平均值高出近27%,对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3

三是技术难度大

新围互通立交项目是在车流量较大的深圳外环高速主线旁进行匝道扩建,涉及的桥梁拼宽施工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项目面临的安全管理任务繁重。


4

四是文明施工要求高

新围互通立交项目包含大体量的土石方开挖作业、桩基冲孔作业等内容,容易产生扬尘、噪音污染,施工区域紧邻章阁社区居民区,因此对文明施工要求较高。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新围收费站实景图


面对以上多重挑战

新围互通立交项目建设管理团队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力攻坚克难



1

创新工作机制

通过建立“政府+企业”的创新性工作机制,破解了前期基建程序审批的“梗阻”。


2

实现技术赋能

运用智慧化、机械化手段提升工效,积极引进“远程控制高边坡在线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钢箱梁空间曲线多向智能协同顶推系统”等新工艺新技术,顺利实现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各项目标。


3

严格项目管理

成立新围互通立交项目包保小组,管理下沉,组织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实行“月-周-日”目标分解及考核的工作模式,创新利用无人机720°全景航拍,大角度、高视野核实现场机械设备、作业人员等资源投入情况,及时纠偏,确保完成建设目标。














新围互通立交建成后

将进一步完善深圳外环高速公路

与龙澜大道北延段的交通转换

对推进区域交通互联畅通

推动深莞惠交通一体化

具有重要意义




4月13、14日春招(上海站),“圳”等你来!

深圳市国资委以“党建+文化”赋能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聚焦深圳国资发力场景开放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内容来源:深高速

深圳国资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