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两年多的艰苦作战,迫使“联合国军”作停战保证。期间,我国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1926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的王侠,就是这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一员,他于1948年加入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复员,1962年来到东莞市石龙镇工作,直至退休。
挺进朝鲜保护重要军事物资
在曾参加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兵王侠家中,王侠老人手里经常捧着一个白色的搪瓷杯,杯身那“赠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几个红字格外的醒目。老人这会正伸手往杯里掏着什么,发出“哐当、哐当……”的金属碰撞声。不一会,他掏出了一枚银色的圆形金属纪念章,凑到眼前扶起老花眼镜认真地看起来:“这是‘解放华中南纪念章’,1950年的时候部队给我们每位战士发的!”
读特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的纪念章,老人还有近十个,全是他参军以来获颁的。尽管有部分徽章已经氧化、掉色,但在王侠的眼里,每一枚徽章都是闪耀着金光的宝贝,见证了他参加解放军的那段光荣经历。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率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王侠当时隶属四十二军后勤部辎重连,是一名后勤运输兵。四十二军是最早入朝的志愿军先头部队。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辎重连作为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的运输部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王侠跟随部队从临江入朝后,每天都绷紧着神经,将自己运输的军需物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的物资补给非常困难,因为美军经常派出各种轰炸机,重点袭击志愿军后方,由于敌人的经常性轰炸,大约仅有六成多一点的军需品能顺利运抵战场。
后勤部当时一共有九个团的兵力,总共大约2万人。为能让所有的军用物资顺利运送到前线,他们分布在交通干线上,沿途设置了1500多个哨所,专门负责对交通线上的防空任务,敌人的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提醒正在运输途中的车队。司机看到天空中升起的信号弹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藏起来,这样一来,汽车的损失开始下降,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十多降低到的百分之零点几。随着志愿军汽车的损失率迅速下降,后方物资的被动局面也被扭转过来,运输效率大大提高,物资到达率也增多了。
防空哨的使用,令美军率领的联合国军感到十分疑惑,白天看到志愿军的铁路明明是断的,但是夜里却听到火车一直在隆隆地跑,白天看公路也是断的,但夜里汽车照样奔跑起来。后勤部这样的奇策,让敌人想迅速侵占朝鲜的“美梦”彻底破裂了。
尽管王侠和战友们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可是他始终不敢大意。战争过去了近70年,他还清楚地记得,当运输队经过朝鲜的首都平壤时,城市已被敌军炸得满目疮痍,就算没有到前线作战,但这一幕依然深深震撼了王侠,让他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一想到数不清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他就深感悲伤,同时也更坚定了他要做好运输工作、保障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的决心。
把听从组织安排作为第一选择
从1948年加入解放军到1956年复员的8年中,王侠前前后后接受了部队的5次调动,辗转沈阳、郑州、齐齐哈尔、朝鲜、湛江、惠州、东莞等地,从北到南无论在哪个岗位上,王侠都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努力完成部队交付的任务。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属于解放军的一块砖,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搬。”
事实上,王侠的军旅生涯还得从他18岁那年说起。
1944年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太康县又遇上了大旱,人民生活苦上加苦。于是,参军成为很多青年的选择,起码不至于会饿死,王侠就是那时加入了国民党新一军(又称“远征军”,是抗日时期在广州组建的。该部队为英美抗日物资运入中国做出不可磨灭的功劳)。在新一军里,王侠被编入教导队,主要负责新兵的训练,跟着军队从国内,跑到国外,从缅甸到了广西,又从广东跟到了沈阳。
194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成功解放了沈阳等地。
王侠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王侠随部队加入解放军。王侠因为有参加教导队的经验,于是被编入了安东解放军军官训练团。到了1949年9月,王侠又被分配到四十二军后勤部辎重连,担任文化干事,为解放军官兵们安排文娱演出,丰富战士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久,四十二军作为抗美援朝的先头部队开入朝鲜,王侠随军负责运输任务。从朝鲜回来后不久,王侠又被分配到四十二军后勤部军需科当军实员。
王侠说,自己加入解放军以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来切实感受到军队对保护国家的重要性,二来他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光荣、正确、伟大的,他毫不犹豫地递上了入党申请书,并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成为党员以后的王侠,在部队的工作中越加出色,受到部队上下的称赞。1953年5月,他被提拔为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三七三团三营供给排长(少尉军衔)。次年又被调至四十二军五师转建大队,任管理员一职,一直到1956年复员,1962年来到石龙工作直至退休。
回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活,王侠始终是一脸的骄傲,尽管没有被分配到前线奋勇杀敌,可是在后勤部队的工作依然让他热血沸腾,他始终保持着满腔热血对待自己的军人身份,时刻不敢松懈。
2015年,王侠的收藏中又添了一面珍贵的徽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向约21万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颁发的,以表彰他们的历史功勋,彰显他们的荣誉地位。“党和国家始终没有忘记我们!”捧着纪念章的老人脸上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