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企业家精神,赋能深圳城市高质量发展|理论周刊

张佑林
08-25 08: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深圳充分认识人文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大力度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全面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投资家精神并积极推进各种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在深圳的实践与样板。作为“五种精神”之一的企业家精神,是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45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建设的起步而产生,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企业家精神,是指在创业和经营活动中,企业家所表现出的创新、冒险、合作、执着等特质,以及他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它是推动企业成长、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核心动力。最早提出企业家精神概念的是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大师熊彼特,他认为,企业家的核心职能是实现“创新”,即引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新特性;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形式。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只能处于“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而企业家通过“创造性破坏”打破这种均衡,推动经济结构从内部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通过创新,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产成本;企业家精神驱使企业家勇于突破传统,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前沿技术,持续创造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总之,企业家通过创新活动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是推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圳企业家精神植根于多元一体的创新创业文化

深圳被称为“创新之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而这种似乎与生俱来依附在深圳企业家身上的企业家精神,根植于岭南文化精神与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多元一体创新创业文化。

城市文化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城市为载体在空间范围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于精神方面所形成的并得到全体市民所认同的理念、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深圳位于广东岭南地区,传统上受到岭南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基于岭南文化的以上特点,广东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之一,粤商成为我国近代主要的商帮之一。岭南文化构成深圳城市文化精神底色与创新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深圳创新创业,又使深圳城市文化具有了多元文化的特色,通过兼收并蓄,终于在发展中形成的享誉世界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根据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深圳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21.1%,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弘扬科学精神、尊重人才、崇尚学习与创新的城市氛围。这种氛围,是深圳前进道路上非常宝贵的财富。其中所涵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所蕴藏的蓬勃的创新智慧,所涌动的澎湃的创新力量,所激扬的追求卓越的精气神,无疑将为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不懈创新”始终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崇尚创新,强化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引领式创新,也是深圳在更高起点上先行示范的底气与基础所在。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再到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所擘画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以“创新”为魂,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为内核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不断繁衍生息,已经成为深圳践行科学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支撑。

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要求:“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2020年10月,深圳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报告中发布了“新时代深圳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这是对深圳市独特的创新创业文化的最好概括。

综上可见,深圳企业家精神实质上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大潮的产物。正是深圳45年来的特区改革开放实践,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提供了活动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们的能动性与创造力,进而形成了深圳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与人文环境,涵养生成了深圳企业家群体,推动创造了深圳发展奇迹。

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为深圳企业家群体培育提供肥沃土壤

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与市场经济试验田,创新与探索是其核心要义。45年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通过多方面创新,推动了深圳城市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每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深圳的产业创新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深圳被称为“奇迹之城”“梦想之都”,无论是奇迹还是梦想,核心主体是人。深圳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敢闯敢试、肯干能干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从华为的任正非,到腾讯的马化腾、比亚迪的王传福……这些响亮的名字,缔造了无数令人心潮澎湃的传奇,也让企业家精神成为深圳精神底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深圳,无论是什么行业、无论是哪个年代创办的企业,都具有明显的创新基因,也是每一个深圳的企业家身上最核心的精神内涵。正是这种企业家创新精神,推动着深圳经济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深圳登记在册商事主体总量达440.4万户,商事主体数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3%,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这其中,民营企业占深圳企业总量超97%,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深圳科技资源几乎为零,没有一所高校,没有一家科研院所,没有一家科技企业;45年后的今天,深圳的5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科技创新领域均处于世界前列。如今,深圳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5万家,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快速增长,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3%,成为我国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2023年年底,由上海交大深圳行业研究院与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聚焦“产业创新”。经产业创新环境、投入、产出、绩效四个维度综合评估,深圳的产业创新能力在全球27座主要城市中位列榜首。为了表彰深圳企业家群体在特区经济创新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深圳将每年的11月1日设为“企业家日”,这也让深圳成为国内首个法定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

基于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深圳应继续发扬特区精神和新时代深圳精神,持续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为深圳企业家群体的培育提供肥沃土壤,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教授)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终审 甘霖

(作者:张佑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