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 商超记

08-06 08:30
摘要

余巍巍

前些天,估计许多光明人都被《光明新闻》那则永辉超市重新开业的报道刷屏。报上说这家老牌商超经过三个月的升级改造,将以全新面貌服务光明市民。放下报纸,我不禁莞尔,如果没有记错,《光明新闻》已经多次报道光明商超动态了。不仅有大仟里新春的系列,蓝鲸世界清凉一夏的优惠活动,万达广场引进的新品牌,现在又轮到永辉。看来在记者们的眼中,这些商超的点点滴滴,都值得与市民分享。

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那篇写“光明商圈蝶变记”的报道,用整版篇幅记录了大仟里从开业到成为地标的历程。对此,我这位在此生活多年的“老光明”深有感触。十多年前,光明还没有成立行政区,唯一的商超就是位于公明片区的佳华商场和后来引进的天虹商场。光明街道那边的人想逛超市,要么去市区,要么来公明,非常不便。

那些年,我和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当时长安镇新开张的万达广场。那儿有一间叫“客语”的餐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点。餐厅生意也非常好,常常要排队等号。当时我就想,要是哪一天光明也有这样的大型商超就好了。不但可以跟闺蜜们在冷气十足的商场里挑选到打折的品牌服饰,还有书店、咖啡店、奶茶店、蛋糕店……这些赏心悦目的书籍与美食足以让那些周末时光闪闪发亮。

时隔十年,我的梦想已经成真。现在,离我近的有光明大仟里的“客语”,稍远一点可以乘坐地铁六号线,直达蓝鲸世界品尝“客语”的美味,我们必点的猪肉汤,甚至比长安万达“客语”的更好喝。

大仟里四楼的猫馆是我的另一个秘密花园。这家藏在商场深处的猫馆,养着许多可爱的小猫咪。它们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安静文雅。猫馆一天到晚总是热闹的,有拖着大人不肯走想要买猫咪的孩子,有像我这样只是走走看看的路人。特别是在“客语”或者某个餐厅吃饱喝足,再来猫馆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内心便觉得温暖而踏实。

大仟里的书店几乎每次必去,我喜欢在文学区流连。上个月在那里发现了一套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红楼梦》评点本,让我欣喜若狂。每次看到那些站着或者蹲在角落里读书的青年,恍惚回到了大学图书馆的时光。我更忘不了大仟里春节期间震撼人心的非遗英歌舞表演,春意盎然的新春花市,还有充满烟火气息的庙会。

商场最妙之处,就是能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当然,最妙的是下雨天。我在光明文艺中心的图书馆看了一会儿书,突然就想撑伞从天桥走到对面的蓝鲸世界去。商场人来人往,烘焙坊里的糕点不但好看,还香味四溢,我在这边看着对面图书馆模糊的轮廓,竟比在图书馆里看书还要惬意几分。

蓝鲸世界与文化艺术中心的那座连廊,《光明新闻》称之为“文化走廊”。有记者曾描述周末这里川流不息的人群:上午去图书馆的读者,下午逛商场的顾客,晚上看演出的观众,在这条廊桥上擦肩而过。我尤其喜欢文中那个比喻——说这条廊桥像一条文化脐带,连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现在每当我走过这里,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感受这份独特的城市韵律。

万达广场的音乐喷泉也上过报。一篇题为《城市会客厅》的报道里,记者把傍晚时分的喷泉广场比作光明区的“城市客厅”,说这里既有孩子们的欢笑,也有老人们的闲谈,更有年轻人约会的身影。最让我感动的是,报道见报后,商场真的在喷泉旁加装了几排舒适的长椅,还添置了无障碍的轮椅通道。这或许就是媒体报道的力量——不仅记录生活,更能改变生活。

当然,《光明新闻》有关商超的报道里,我最爱读的是“商场里的暖心故事”。那里记录着蓝鲸世界帮走失儿童找妈妈的保安,大仟里免费为环卫工提供热水的奶茶店,还有永辉超市为独居老人送货上门的员工。这些报道让我明白,商场之所以让人留恋,不仅因为琳琅满目的商品,更因为那些温暖人心的细节。

翻开《光明新闻》的民生版,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光明商超的新动态:它们有可能是大仟里开了一家网红书店,有可能是蓝鲸世界举办了非遗展览,又或是万达广场增设了便民服务点。这些报道像一根根丝线,将商超与市民的生活紧紧密密地缝在一起。而对我来说,这些商场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承载记忆的容器——那里有与姐妹们的下午茶时光,有独自看书发呆的静谧时刻,也有邂逅街坊邻居的意外惊喜。

现在,永辉超市开业后,我养成了晨间采购的习惯。与其他超市不同,这里的早市特别热闹。生鲜区的大姐会告诉我哪种鱼最适合清蒸,蔬菜区的小伙子总把最新鲜的那把菜心递给我。这种熟稔的互动,让我这个异乡人也有了归属感。

前几天在永辉遇见邻居萍姐,她正对着自助收银机发愁。我帮她扫码结账时,她叹道:“现在买东西是方便,品种多,东西也新鲜,就是这扫码付款我还不太会……”我连忙说:“回去我就教你,很简单!”

如今的光明区,现代商场与传统小店奇妙地共存着。早晨我可能去旁边的老街喝碗现磨的豆浆,吃个肠粉。中午就去大仟里或者蓝鲸世界吃顿精致的午餐,顺便到光明文艺中心的图书馆看看书。书看累了,就从天桥过马路到商场喝杯咖啡。这种新旧交融的生活方式,或许正是我们这代人特有的幸运。

很多时候,我喜欢站在蓝鲸世界与光明区文艺中心相连的天桥上远眺,商场璀璨的灯火与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的灯光交相辉映。我突然明白,商场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一个可以安然独处又不觉孤独的第三空间。在这个文化黄金三角区,蓝鲸世界就像个温柔的缓冲带,让知识的汲取和艺术的熏陶不再那么严肃紧张。它用美食抚慰疲惫的身体,用咖啡唤醒迟钝的思维,用舒适的环境为精神生活提供最好的后勤保障。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在书写着光明区新的城市记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