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8日,微软正式宣布在Edge浏览器中上线一项名为Copilot的全新实验功能(目前支持Windows与macOS)。微软CEO纳德拉表示,这是微软为AI时代重塑浏览器的第一步。
图源:X平台
这一次,不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也不是换个图标重刷存在感,而是实打实地,把一个原本只是“信息入口”的浏览器,改造成了一个主动出击的 AI 助理。在你打开多个标签页浏览商品、预订机票或撰写邮件时,Copilot能主动读取、理解上下文,并给出整合建议,甚至帮你直接完成任务。
视频源:微软Edge浏览器
比如用户准备去度假,打开多个标签页,同时浏览不同的酒店预订平台时,可直接向Copilot提问,例如:“哪些房源靠近海滩且有厨房?”它将会直接给出答案,省去用户自行筛选的时间。据悉,该功能同时支持自然语言控制,用户可下达如“定位页面上的价格信息”或“开启标签页对比报价”等语音指令,有效简化操作流程。
Copilot妙就妙在不依赖外部跳转,AI直接嵌入在浏览器本体。它可以跨标签页了解用户意图,结合语音输入和自然语言理解进行互动,未来甚至计划在用户允许情况下,访问历史记录、表单数据、身份凭据,真正从ChatGPT式的“聊天机器人”跃升为“执行代理”。
微软的入局,宣告着“AI 浏览器”时代的真正开启。在Edge推出Copilot模式的同时,其他几大技术阵营也早已排兵布阵。
7月9日,AI搜索引擎公司Perplexity就宣布推出了Comet浏览器。这款浏览器基于Chromium内核构建,默认集成Perplexity作为搜索引擎,其一大亮点是侧边栏 AI 助手,不仅能提取并总结网页内容,还能实时回答用户提问,也能为用户执行诸如预订酒店、发送邮件、下单购物等任务。
至于谷歌的Chrome,虽然尚未推出完整的AI模式,但其凭借Gemini模型的集成优势,正在悄然把智能写作、页面摘要、搜索增强等模块嵌入浏览器生态,构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AI化路径。不同路线,不同节奏,但目标一致——让浏览器从信息入口,进化为操作代理。
AI浏览器这个赛道,不只是技术的比拼,如微软所说,这是“浏览器身份”的再定义。未来,人们也许会忘了“浏览器”这个词,而只会说一句:“我让AI帮我搞定了”。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