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日,英伟达(NVIDIA)市值一度冲上3.92万亿美元,该数字甚至短暂超过苹果在2024年底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全球最高市值纪录,距“4万亿俱乐部”也只差临门一脚。若英伟达市值继续上扬突破该数值,其将正式加冕为历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英伟达CEO黄仁勋。图源:英伟达官网
从“打游戏的”一路变成“AI基建缔造者”,英伟达再次把全球科技圈“卡”出一脸问号。
英伟达,到底做对了什么?
首先是方向对了。早年英伟达是做图形芯片(GPU)的,只混游戏圈。2006年他们突然“鬼迷心窍”搞了个叫CUDA的东西,而这个决定,被认为是英伟达最关键的一次“非主流选择”。
据 NVIDIA 官方博客,“2006 年 11 月,NVIDIA® 推出了 CUDA®,这是一种通用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它利用 NVIDIA GPU 中的并行计算引擎以比 CPU 更有效的方式解决许多复杂的计算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让显卡也能处理通用运算,干一些无关画图的“正事”。
图源:英伟达官方博客
2012年,深度学习火起来了。一个叫 AlexNet 的模型在ImageNet比赛上大杀四方,用的正是英伟达GPU。其他厂商还在卷CPU性能,英伟达已经在GPU上养出了AI训练的“大脑”。英伟达也借此完成从图形芯片公司向“通用加速计算引擎”的身份转变。
从此,AI界的一句话就传开了:“没有显卡,炼不了模型。”
第二步,芯片不够用,整套解决方案安排!英伟达开始走向平台化,它不再只是单纯出售GPU芯片,而是构建一整套AI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完成从训练到部署的全过程。
例如,英伟达推出的DGX超级计算机系统、Grace-Hopper和Blackwell架构芯片,以及包括推理引擎、开发工具在内的软件堆栈,让客户可以“开箱即用”。
据《证券时报》报道,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73%,Blackwell架构芯片占数据中心收入近70%,显示英伟达已推动AI芯片从Hopper架构向Blackwell架构过渡。
下一步,开发者抱团,客户离不开了。真正体现用户黏性的,不是某一代芯片性能,而是生态系统的广度。
通过多年持续投入,英伟达已建立起全球超过3000万名开发者的CUDA生态,支持涵盖自动驾驶、医疗成像、科学计算、AIGC等几十个行业。每年举办的GTC开发者大会,吸引全球研究者与工程师参与,构筑出难以替代的技术社区。可以说,英伟达搞的是AI时代的“安卓系统”。
最后,从市场表现来看,稳健可靠的财报是英伟达业绩爆发最重要的底气。
据财联社报道,市值在过去四年中几乎增长了八倍,从2021年的约5000亿美元飙升至了当前的惊人水平,英伟达“赢麻”了。
英伟达第一财季业绩概要。来源:英伟达财报
据澎湃新闻,英伟达第一财季财报期内实现营收440.62亿美元,同比上涨69%,高于市场预期的432.8亿美元;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净利润187.75亿美元,同比上涨26%;Non-GAAP下每股摊薄收益为0.81美元,同比上涨33%;如果不计算H20芯片出口管制所造成的费用以及相关税收影响,每股摊薄收益将达到0.96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0.86美元。这些数据体现出AI算力需求正以指数级扩张,而英伟达正站在这一浪潮的中心。
在前AI时代,英特尔是“内核”,高通是“通信”,苹果是“系统”。而在AI时代,英伟达逐渐成为新的底层标准制定者。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持续押注通用算力与深度学习技术的结果。
英伟达市值能否突破4万亿、迈向5万亿,关键不只是硬件的迭代速度,更在于它能否继续“卡住”AI基础设施领域,占据关键位置。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