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城市英雄| “老口岸人”叶雄:以口岸为窗,窥见深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晶报记者 唐甜 邓媛
07-29 10:10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以口岸为窗,叶雄用半生时光见证着朝气蓬勃的深圳用敢闯敢试的决心毅力实现从边陲小镇一步步成长为国际都市。

“深圳口岸是我生命里无法抹去的关键词。”现任皇岗口岸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的叶雄出生于1973年,过去五十余载的人生轨迹,几乎始终与口岸紧密交织。

以口岸为窗,叶雄用半生时光见证着朝气蓬勃的深圳用敢闯敢试的决心毅力实现从边陲小镇一步步成长为国际都市。幼时,他在罗湖桥看行人匆匆,“三趟快车”呼啸而过。昔日,这里是深圳面向世界的“第一站”,无数动人故事轮番上演。毕业后,他来到皇岗口岸工作,与这座劳模口岸共同度过近三十载光阴,感受着深港两地软硬联通、民心相通的双城故事。

“口岸的故事没有终点。”在采访的最后,叶雄带着记者来到了正在施工的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未来,新皇岗口岸将大幅提升深港创新要素流动效率。“可以预见,更多美好的变化将发生,我对此充满期待。”叶雄说。

“真是‘一天一个样,深圳的发展速度快得让人惊讶”

“在每个老深圳人的心中,有座桥一定是不可替代的。”叶雄所说的,正是罗湖桥。1950年7月1日,罗湖口岸正式定名并开放通行。1951年6月,港英当局宣布对新界边境地区实行封锁。同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宣布实行边境管理。此后漫长的一段时间里,罗湖桥仅有32多米长的桥身,成为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陆上通道。

由于父母都在罗湖口岸工作,叶雄自小便在罗湖口岸周边玩耍、学习、成长。“罗湖桥附近经常是人山人海,排队过境的旅客一波接着一波。”叶雄回忆道。除了旅客,列车也是罗湖桥的“常客”。每天,供应港澳鲜活物资的“三趟列车”都会经罗湖桥开往香港。“在笋岗至罗湖桥区间的铁道线上,时常能看到香港的火车头牵引着内地的货运车厢。”叶雄补充说。

1984年1月,著名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动工兴建。1986年6月14日竣工启用。十几岁的叶雄被这座充满中国古典美的建筑所深深吸引。“新大楼非常漂亮,我第一次见到时,就觉得眼前一亮。”

也是在这一时期,罗湖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刷新着海内外人们对深圳的认知。“‘一天一个样’真不是夸张。”叶雄回忆道。那时,他所就读的学校在罗湖口岸附近,他亲历着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路、人民路,这几条路是我看着修起来的。”高楼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快,片刻不停的速度、昼夜不歇的奋斗,深圳一往无前,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叶雄儿时,他身后最右侧建筑为海丰苑。

“能工作在‘劳模’口岸,我深感幸运”

1992年,从技校毕业的叶雄被分配至皇岗口岸管理服务中心工作。“1992年能来到皇岗口岸工作,我觉得特别幸运。”叶雄说。

那时,皇岗口岸还是一个开通仅三年的年轻口岸。“很多都还是板房,许多设施还在不断完善中。”学习无线电的叶雄,最初负责皇岗口岸供电工作。2002年,叶雄转向行政岗位。“行政工作和技术工作,在不少地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尽快适应行政工作,叶雄在不同的科室内轮岗。“包括管理停车场,我都做过。”越到毛细血管,越能抽丝剥茧地了解、理解工作内容与逻辑。这段轮岗经历,也让叶雄对皇岗口岸的运行更了解。

▲叶雄青年时曾获深圳市五星级义工证书。

“我刚参加工作时,皇岗口岸还没有开通24小时通关。”作为亲历者,叶雄用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快速回顾了皇岗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的历程。1994年11月,皇岗口岸开辟两条货检通道,试行24小时通关。“在前期经验与设备预案逐步完善后,2003年1月,皇岗口岸才正式实行旅检通道24小时通关。”

24小时通关后,皇岗口岸便昼夜不歇地述说着深港两地人员交流、要素流动的故事。“夜间执岗,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能松懈。”叶雄表示,在深夜返港的旅客不少。“有时候,会遇到吃完宵夜醉倒在口岸的旅客,这就得我们想尽办法帮助旅客平安回到香港。”

24小时“不打烊”的皇岗口岸也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夜间经济生态圈越来越旺。谈到这点,叶雄向记者分享了一个他工作时记忆深刻的故事。2023年2月6日,皇岗口岸恢复通关。“那时入境的第一位香港旅客穿着人字拖,非常轻松惬意地走到关口,表示‘自己吃个宵夜就回去’。”最是烟火暖人心,正是这些温暖的瞬间,让叶雄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口岸夜间客流较2024年增长18%,其中内地居民、港澳居民分别同比增长25%、14%。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不断发展,多类型文旅活动的接续举办,也为口岸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做好口岸管理服务,重大活动、节日等客流高峰前,我们都会召开深港联席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案,以保障旅客顺利通关。”叶雄表示,目前,皇岗口岸已经形成应对夜间大规模客流的通关保障机制。

在皇岗口岸深耕近30年,叶雄时常思考,口岸服务单位还能为旅客多提供哪些服务。“免费提供充电宝、行李手推车、应急药箱等,还针对老年人、有视听或者行动障碍的旅客提供轮椅预约等点对点服务。”除此之外,皇岗口岸还推出免费爱心巴士和夜间N68专线,进一步提升旅客通关体验。

“新皇岗口岸将为深圳注入新活力,我十分期待和它见面”

采访的最后,叶雄带着记者来到正在建设的新皇岗口岸。“我看着新皇岗口岸的建设进度不断刷新,内心也越来越期待与它正式见面。”叶雄说。

在新皇岗口岸建设过程中,叶雄也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为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他以卫生间设计为例向记者说明。卫生间,是口岸常见的一类隐匿空间,在设计时需考虑到口岸通关安全等一系列因素。“这些问题,不长期在口岸工作是发现不了的。所以,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帮助完善。”叶雄说。

▲叶雄与在建的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合影。

深圳是全国口岸数量最多、功能类型最齐全、通关量最大的城市。口岸是深圳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口岸兴,城市兴。

新皇岗口岸取消了货运货检功能,承担着口岸综合服务和国际科技服务等新功能,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的“中心服务枢纽”,也是河套“一心两翼”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敢闯敢试,在我看来是深圳最鲜明的城市特质。”叶雄说。在深圳口岸这一重要对外窗口,叶雄见证着深圳蹄疾步稳的发展奇迹。“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讲述,我们口岸人也将继续坚守岗位,写下属于这座城市奋斗者的生动注脚。”

编辑 林雅婷

(作者:晶报记者 唐甜 邓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