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走斑马线、行人过街注意安全,红灯停、绿灯行……”每当晚高峰来临,布吉街道天虹商场的十字路口人流涌动、车水马龙,王治平的劝导声穿透嘈杂,清晰地传到过往行人耳中。作为深圳市鹏程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司机兼爱心车队队长,他的生活日常平凡却动人:天刚蒙蒙亮就出车,傍晚收班后穿上红马甲到街头疏导交通。
王治平参加无偿献血。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当志愿者。”王治平说,当年读到这句话时,自己很受触动。他用脚步丈量公益之路,用热忱点亮城市微光,活跃在交通劝导、环保监督、爱心送考、无偿献血的阵营中。30多年的坚守与付出,沉淀出一串温暖的数字:安全行车240万公里,志愿服务8892小时,无偿献血93次共25000毫升。
常有人问:“为什么让自己这么忙?”王治平总是笑:“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农家子弟当的哥
拾金不昧见义勇为
王治平出生于蕉岭县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四。“我的父母是普通农民,勤劳憨厚,每到春耕和农收,忙完自家农活,总会牵着牛去帮乡邻。他们总说能帮一点是一点。”这样的童年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治平,不仅让他养成了温厚谦和的品性,更在心中种下了良善的种子。
因家庭贫困,王治平初中毕业便外出谋生。在舅舅的建议下,他进入家乡的汽修厂当学徒,学习修车手艺和开车技能。“一起玩的小伙伴学成后去了深圳,说那里遍地是机遇。”
▲王治平
1991年,王治平受邀踏上开往深圳的长途汽车,那时的深圳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他一下车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活力,当即决定留在这座城市。
1992年,王治平应聘进入出租车公司,成为一名夜班的哥。每天迎来送往,将旅客平安送到目的地,是他最开心的事。乘客下车遗忘物品时有发生,王治平都会第一时间上交公司,最多的一次竟有十几万元。“那笔钱用塑料袋包了一层又一层,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王治平说捡到钱心里七上八下,既怕弄丢了钱,更担心失主着急找不到。
1996年冬天,王治平送客返程路过赤尾村,目睹了一场车祸:一辆摩托车与小轿车相撞,骑车人受了伤倒在地上,肇事司机吓得呆立路边,不知所措。
王治平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停车询问情况,将伤者抱上出租车后排,一路疾驰送往福田人民医院(现中大八院)。途中,他用对讲机报告车祸详情,请公司总台帮忙拨打报警电话。
伤者是位香港人,因为送医及时保住性命。伤者痊愈出院后,通过警方找到王治平,送来一封感谢信。“我没要车费,就连车上的血迹都是自己清洗的,当时只想着救人要紧。”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王治平说,这都是出于本心,下意识的举动。
注册成为深圳义工
加入“爱心车队”
“那会儿起步价3公里9元,深南大道是最漂亮的主干道。”王治平喜欢在路上的感觉,他清楚地记得,早年深南大道只修到上海宾馆,三车道,两旁是人行道,还有一条1.5米宽的自行车道,后来慢慢延伸到香蜜湖、南头关口。“那时候路况不好,坑坑洼洼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又多,车子根本跑不起来。”王治平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租车很少,生意特别好。”王治平说他的月薪达到一万多元。凭借勤劳和敬业,2006年他在深圳买了新房安定下来。“6月18日入伙,我记得特别清楚。”拿到钥匙的瞬间,他满心欢喜。停车待客的间隙,王治平爱读报,每天雷打不动买份报纸看看,成了他的习惯。
“深圳给予我很多,我也想回馈些什么。”2002年的一个午后,他偶然读到一则关于深圳义工联成立的报道,内心激动不已。他特意把这页报纸剪下来,贴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之后,他正式注册成为深圳义工,加入公司“爱心车队”,立足本职岗位和行业特点,为市民服务。
自深圳东站开通以来,每年春运都是王治平最忙碌的时候,检票口、安检口、候车大厅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为了节省时间,他把出租车的交班地点改到了东站附近。做义工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去吃饭,每每遇到行李多的旅客,他就上前帮忙拎到站内。
有年春运首日,王治平接到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乘客,因行动不便,一路上急得不行。王治平叮嘱他系好安全带,规划最优路线赶到东站时,离发车仅剩26分钟。他立即呼叫义工队友帮忙拿行李、办进站手续,自己则背起乘客往进站口赶。在义工们的合力帮助下,乘客顺利登上了火车。列车缓缓启动时,车窗内的乘客眼含热泪不停挥手致谢,王治平笑着送上“平安回家”的祝福。
荣誉加身初心不改
带动家人共献爱心
从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到深圳市十佳驾驶员、深圳市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交通保障“服务之星”“安保先进个人”、十佳爱心人物、五一劳动奖章……王治平的荣誉证书塞满了抽屉,记录着他一路走来的温暖点滴。在这座都市,王治平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默默用心行走、为爱奔跑。
从“红绿的”到电动出租车,王治平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如今出租车不仅是他的谋生工具,更成了传递温暖的移动驿站——后备箱里常备的矿泉水、急救包,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在他的鼓励下,妻子、女儿也加入了义工队伍,如今家人一起做义工已是生活常态。
▲王治平(右一)帮忙搬运公益物资。
“献血也是帮助别人。”多年前,王治平陪同家人逛街时,看到一辆献血车,被宣传语触动,从此他义无反顾挽起衣袖,这一坚持便是十八载。
寒来暑往,58岁的王治平依然驾驶着出租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后视镜里掠过的不仅是城市变迁的轨迹,更映照着一个普通人用善念编织的温暖画卷。千千万万像王治平这样的平凡英雄,以点滴善举汇聚成爱的江河,共同筑起“志愿者之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袁斯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