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一列火车缓缓驶入深圳站。49岁的康镇江透过车窗,看到了一幅在内地罕见的图景:尚未完全竣工的高楼矗立天际,崭新的自行车广告牌在阳光下闪烁,鼓舞人心的标语一个接一个。
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他心里涌起阵阵期待的涟漪,内心的激动盖过长途跋涉的疲惫。这位来自水文地质部队93支队的工程师没有想到,此后四十余载,他的人生与这座城市的地质脉络紧密缠绕。

康镇江
1
感受故土召唤
人生半程开启拓荒路
“老不出蜀”的古训,被年近半百的康镇江亲手打破。作为水文地质专家,他先后在海南、云南、四川等地奔波,积累了大量地质填图工作经验。
彼时他已在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服役五年,在成都有稳定安逸的生活工作圈。但当部队接到转业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指令时,这位番禺籍的工程师感受到了故土召唤。
说起当时的决定,康镇江记忆犹新,“我是广东人,回家乡建设天经地义,何况经济特区是国家新试验田,搞工程地质的能派上用场。如果真要去环境更好的大城市,我就不来了。”
这股兴奋很快遭遇现实的落差——转业的深圳市工程地质勘探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工勘”)岗厦驻地竟是临时搭建的草棚,台风过境时甚至会被掀翻屋顶。“前面来的工人连被子都被雨水淋湿了,不过没人抱怨,大家都知道这是建设必经的阶段。”康镇江笑道,这种从高楼憧憬到草棚现实的落差,反而激起了大家的斗志。
2
为城市“立命”
用脚步丈量大地图系
深圳是一座被山海拥抱的城市,地质构成复杂,淤泥层厚实,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对初来建设者而言这是一张白纸,康镇江敏锐意识到:要为城市“立命”,必先摸清大地“血脉”。
为了掌握深圳基础地质,他安顿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队走访广东地质部门。得知有调查队正在葵涌做区域地质调查,大家马不停蹄赶去现场。对方看康镇江一行穿着军装,特别热情,直接拿出了尚未发布的1:50000图件。大家找来透明纸,趴在桌上一笔一画临摹,得到了一手资料。
临摹只是开始,实地勘察才是硬仗。为了得到更详细全面的地质信息,康镇江组建了一支勘探小组,与南油基地工程地质勘察相结合,从南头至蛇口一线分三个组,每200米布置一条线路,大家分工勘察进行地质填图。自此以后,他们的足迹先后遍布大鹏、坪山、龙岗、福田、南山、宝安等地。

康镇江带队在野外实地考察。
盛夏酷暑,塘朗山潮湿闷热;初冬寒雨,梧桐山陡坡泥泞。他翻过一座座山头,钻取一层层岩芯,历经大半年时间编制完成了深圳地质(环境)图系,其中包括深圳(特区)地质图、地貌图、深圳工程地质图、深圳水文地质图和岩土工程地质图等一整套图系,为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心里铆着一股劲
埋头实干擦亮深圳品牌
图纸的价值很快在实战中得到发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香港老板投资的新都大酒店开工在即,如此重磅的投资项目在当时备受瞩目。
由于当时内地缺乏相关经验,投资方对深圳技术存疑,自带了一个博士团队。而深圳方由康镇江牵头负责工程勘察,结合前期储备的大量地质资料,康镇江提出全新布孔方案,跟香港博士团队主推的常规等距离布孔方案出现分歧。老板决定同时听取两个团队汇报。
汇报现场,康镇江拿出密密麻麻的图纸,地下断层、岩体分布和岩脉穿插等细节跃然纸上。大家据理力争,解释建筑主体所在的地质情况,论证新方案可行性。最终,老板拍板选用康镇江的布孔建议。事实证明,新方案不仅安全性得到保证,还大大提升建设效率,节约了不必要的成本。
康镇江这辈子走过很多条路,但有一条路,在他心里有着很特殊的位置。1985年,由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合作兴建广深珠高速公路,其中深圳路段前期工程勘探交由深圳工勘负责。高速公路的设计单位要求使用英国规范施工建设,钻孔岩芯采取率要百分之九十以上,还须同时提交中英文钻孔编录、报告和图件。当时内地相关技术钻孔岩芯采取率远远达不到对方标准。
为了完成任务,公司购买了国际先进设备,大家心里都铆着一股劲,天天扎在工地,顶着烈日轮番钻孔,不达标就返工。最终在技术人员和钻探工人密切配合下,钻孔岩芯采取率大幅提升,检测数据跃居国内前列。
技术提上来了,英文报告怎么办?公司没有电脑,康镇江就买了一台打字机,抱着中英文词典,边翻译边打字。就这么逐字逐句敲,最终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资料交付。完整翔实的数据赢得审核专家夸赞,深圳工勘坚持不懈、实干务实的精神让香港的监理工程师都不由佩服。
4
山海相依水火共融
岩层深处的城市记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城建已初具规模。退休后的康镇江却更忙了。对深圳地质了如指掌的他坚信,城市不能只有向上的高度,更要保留历史的纵深。这一次,他目标直指大鹏半岛的古老火山遗迹。
担任深圳市地质学会会长的他,带着新一代工程师重新踏上勘探之路。推动深圳参加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成为他人生新阶段的“头号工程”。时任市领导看出这一建议背后的深远意义,专门组建申报小组。2005年,他带着团队撰写十余份申报材料,随队前往北京参与评审。

康镇江带着年轻人实地考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大鹏半岛“山海相依、水火共融”的奇特景观,深圳最终顺利通过评审。如今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成为科普网红打卡地,每年接待国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超百万人次。
每年世界地球日,康镇江还会在地质公园举办讲座,从“七娘山火山构造”到“深港断裂带特征”,用通俗语言向市民讲解专业知识。在他看来,地质研究员不能只埋头学习理论,还要走出去多看多学。今年,91岁的他专门带着一帮年轻人去惠东黑排角实地考察,“他们辨认岩石的求真眼神像极了我当年来深圳的样子。”
知天命时,他成了城市建设者;而今鲐背之年依然活跃在科普一线,成了“活地图”。城市崛起的密码,从来都写在踏实前行的每一步里。康镇江的故事如同深圳精神的具象,人生半程亦可开新局,哪怕是最微小的浪花,也能在改革开放的浩瀚海洋中,激荡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读特热榜 
 IN视频
 IN视频 
 鹏友圈
 鹏友圈 
 -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 01:00- #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 01:11- #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 【十月再见,十一月你好】 金秋十月,我们度过了欢乐的国庆和团圆的中秋佳节…初冬十一月,十五运会来啦🏃♂️“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深圳准备好了!莲花山簕杜鹃花展🌺 (11.7-11.21)也安排上了!让我们一起加油,迎接十一月的活力与美好,坚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拥抱十一月的精彩#我为十五运加油#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