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城市英雄243|中建科工项目经理戴振勋:劳模和他的创新工作室

晶报记者 李果/文 受访者供图
07-24 09:24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二十八载光阴,从青涩小伙到行业标杆,中建科工项目经理戴振勋的人生轨迹深深烙印在深圳的建设热土上。

做工程,就是建立信任。头三仗打好了,信心就有了,项目这盘棋才能活起来。我们做一个项目,就要交一方朋友、育一批人才、留一套经验、树一座丰碑。

脚手架与混凝土泵管,是他最亲密的“战友”;蓝图与工期表,是他日夜研读的“剧本”。一首《春天的故事》让两代人对深圳心生向往,二十八载光阴,从青涩小伙到行业标杆,中建科工项目经理戴振勋的人生轨迹深深烙印在深圳的建设热土上。

▲戴振勋在项目现场进行巡查评估。

深实验高中园:

开学典礼上的感慨

2022年9月1日15时,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坪山高中园)首届高一新生与高中园全体教职员工齐聚云端,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高中园正式开学。屏幕这头,项目负责人戴振勋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心潮澎湃,回想起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戴振勋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成功。

时间倒回到2021年6月27日,一个被高温和紧迫感包裹的日子。18台静力压桩同时开压,作为广东省重点项目、深圳市重大项目的坪山高中园桩基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这一天,身经百战的戴振勋主动担当,出任项目经理。

“一年、30万平方米、18栋楼、如期开学……”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在眼前。工期之紧、体量之大、民生关切之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戴振勋说:“我们等得起,学生们等不起啊。”

开局便是硬仗:场地高差悬殊,地质复杂,断裂带和溶洞如同潜伏的“地雷”。戴振勋带领设计团队昼夜鏖战,反复推演,科学论证每一个技术方案。同时,他化身“资源调配大师”,短短3天,场地平整一新;10天,10万平方米施工区神奇地整体“长高”1米。他亲自挂帅成立“桩基工人先锋队”,“抢”字当头,分秒必争,硬是为桩基施工扫清了障碍。“做工程,就是建立信任。头三仗打好了,信心就有了,项目这盘棋才能活起来。”戴振勋深谙此道。

夜色深沉,工地灯火通明。凭借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戴振勋积极对接各方单位,争取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履约。最终196天实现18栋单体主体结构全面封顶,365天实现首开区交付办学,如期实现交付,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原定三年的工期,创造了一年建成30万平方米高中园的奇迹,赢得了坪山区建筑工务署及深圳实验学校的高度评价。

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

68万平方米的“钢铁智慧”

戴振勋常说:“我们做一个项目,就要交一方朋友、育一批人才、留一套经验、树一座丰碑。”这一理念不仅深深烙印在戴振勋的心中,更成为他带领团队的行动指南。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都力求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成果。

2023年6月,深圳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战鼓再擂。历史仿佛重演——同样是超级民生工程,同样的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要建设这座建筑面积高达68万平方米(相当于深圳其他6个口岸规模总和)、未来日客流量峰值预计30万人次的庞然大物,其挑战难度不言而喻。戴振勋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出任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Ⅱ标段项目的项目经理,如同他在工作中常说的:“困难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我经验丰富,我不上谁上?”他语气平静,眼神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两年时间要在约8.8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起建筑面积为68万平方米的超级口岸,面对超深坑、大跨度,诸多难题迎面扑来。Ⅱ标段项目场内施工用地只有Ⅰ标段五分之一,如何在“方寸之地”舞出建设“大乾坤”?戴振勋与技术团队泡在图纸堆里,与设计专家反复碰撞火花。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方案诞生了:在支撑梁上“无中生有”,架设两个大型临时钢平台使之化身为“空中材料中转站”,巧妙地突破了场地的“紧箍咒”,保障了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项目管理方面,戴振勋始终秉承工匠精神,牢固树立“一次成优,品质为先”的理念,他坚信“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面对多持力层复杂地基、超深坑中坑土方、多类型抗浮锚杆的施工难点,他带领团队倒排工期,细化到每一道工序的衔接。办公室墙上挂满作战图,人、材、机资源高效精准配置。30余天完成超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确保节点如期达成,获得各方认可。

▲戴振勋(右二)经常与年轻员工交流探讨业务。

施工创新与安全生产:

“戴经理来了”

在深圳这片创新热土上,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2024年5月,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后,戴振勋牵头成立了“戴振勋劳模创新工作室”,并获得“广东省工业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他和项目团队大力推广建筑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并采纳了“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措施多达30项,同时,积极推进BIM技术在深化设计、施工模拟、工程算量及可视化管理中的应用。累累硕果是最好的证明:住建部智能建造大赛一类成果、国家级QC一等奖、省级QC和BIM应用一类成果、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他的荣誉墙上星光熠熠。

▲戴振勋 现任中建科工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Ⅱ标段项目经理,此前曾任深圳坪山高中园项目经理。他主持的项目先后斩获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奖、住建部智能建造大赛一类成果、国家级QC一等奖等多项重量级荣誉,个人亦因突出贡献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戴经理来了!”在新皇岗口岸工地,只要这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工友们总会下意识正正安全帽,检查下安全带。“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这是戴振勋从业以来从未动摇的信念。他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位置。在他负责的项目上,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体系完善。

他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四队一制”质量安全管控模式落到实处,“6S管理”理念(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渗透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隐患排查治理是常态,周检、月检雷打不动。针对项目特点量身定制的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为工友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了坚实的防线。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荣获“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双优工地”,在市工务署安全评估排名中稳居前列。“有戴经理在工地盯着,我们干活心里特别踏实!”工友们朴实的话语是对他安全管理工作最高的认可。

编辑 林雅婷


(作者:晶报记者 李果/文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