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里的灯光”:深圳自习室收获最暖博士论文致谢

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文 胡蕾/视频
07-12 22: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七月,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24小时自习室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市妇幼保健院罗医生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梦想起航的温暖驿站,展翅飞翔的助力港湾”。这位刚刚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医生,在这里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

罗医生向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自习室赠送锦旗

据罗医生介绍,从去年三月到今年五月,她几乎每天都来这个自习室学习,经常从晚上九点学习到凌晨两三点。她提到,自习室免费开放,环境安静,夜间有人巡逻,特别有安全感。罗医生在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专门感谢了自习室:“感谢福田24H自习室,无论何时,这里都为我敞开着大门。这里的灯光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

罗医生提供的论文致谢截图

罗医生再次对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自习室表示感谢

该自习室为全国首家设在文化馆内的24小时自习室,由原图书馆区域改造而成。自习室采用隔音玻璃墙设计,共设有35个座位,配备了电源、USB充电口和Wi-Fi,还提供移动充电宝借租和扫码打印服务。

自习室的贴心服务给罗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提到,遇到问题反馈后,很快就会得到响应。“比如灯不亮了,跟工作人员说,就马上有人修。”此外,自习室还会提供热水服务。

“过去一年我们接待了四万人次左右。”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主管陈晨介绍,来自习室的以考公、考研的市民居多,也有不少学生。“让深圳有学习需求的人有一张安静的书桌,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好好地看看书,实现他们的梦想,这就是我们24小时自习室在文化馆内开设的初衷。”

自习室入口处“奋斗的灯光永不熄灭”的标语,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奋斗者的温柔相待。据了解,类似的免费自习空间在深圳并不少见,如百姓书房、悠·图书馆、南山书房等。这些公益自习空间不仅为罗医生这样的在职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也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文 胡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