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园村庄——舌尖上的广味滋养

李薇
07-11 16:10
摘要

◎丁丁

美食与村庄,总给我们一种慢生活与舒缓压力的心理感受。一段段村落间的回忆,升腾起的可是视觉上的朴素体验,还有那些因烟火灶台点出的温暖舌尖味道。

在珠江的悠悠水波里,是朴素的市井经济人家。广州的黄埔港边,现代化巨轮交相辉映,夏园村静静坐落于此。这座村落宛如一本被时光浸润的厚重古籍,它的历史并非庙堂之上的宏大叙事,而是深藏在蜿蜒巷弄与袅袅炊烟之中的点滴情感。要说这岁月流淌的脉络,还就是要从历史贯穿现代的文化滋养说起。

相传南宋末年,徐氏先祖南迁至此。村名“夏园”源于先祖对故园夏江的思念,也寄托着对新家园如夏日园林般繁荣的期许。数百年里,夏园村枕着珠江支流,守望黄埔古港的帆影,见证过海上丝绸之路的余晖,也经历近代风云激荡。窄巷深处斑驳的青砖墙,夹带镌刻姓氏的古井,还包括香火不断的祠堂,无声诉说着一个广府宗族村落绵长的韧性与变迁。

在这舌尖上的烟火人间,是当历史沉淀入烟火气,夏园村最动人的篇章就在舌尖展开。这里没有喧嚣的餐厅,真正的精华散落在村头巷尾的老字号与小摊档。一碟“镬气”里的乡愁,可以是“黄埔炒蛋”的声名远扬,看似简单,却深藏功夫。夏园村里的老师傅深谙此道,要说旺火热油,土鸡蛋液倾入铁镬,“嚓啦”一声,瞬间膨胀成金黄油润的蜂巢状。火候精准到秒,出锅迅捷如风,入口是极致的香软滑嫩,热腾腾的镬气直抵心脾,抚平人们日常的疲惫。

老师傅佝偻着背立于灶前,动作却如武士拔刀般凌厉。在甚至可以称为时间的暴烈美学:180℃热油撞入土鸡蛋液的刹那,“嚓啦——”的巨响如惊雷炸裂,蛋液在一秒内疯狂膨胀,蜂巢状气孔在高温中瞬间定型。这是物理反应,更是对麻木感官的极大唤醒。极致蓬松的蛋体在舌尖轻触即化,如同承载不住自身重量。这种转瞬即逝的脆弱感,恰是缓解现代人“持久紧绷症”的解药,它明示着放下防御之心,接受温柔的人文旅程。

祠堂飘香的人情味,更是村间的美食探秘,村中祠堂前常支起炉灶,古法烧猪滋滋作响。选用上好土猪,以秘制酱料腌制,在荔枝木炭火中耐心翻滚。出炉时猪皮赤红酥脆如薄纸,肉脂交融,入口甘香。这不仅是一道烟火升腾的秘制菜肴,更是家族凝聚、乡情流淌的仪式感。

都说仪式感的沁入,就是对生活状态最好的滋润。内隐的情绪记忆,在味觉的加工深度里持续体现,正是潜藏于味觉深处的集体记忆与归属感,会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编码。在祠堂点出的烟火里,香味远不止于舌尖盛宴,当荔枝木炭火升起青烟,油脂滴落炭火发出“滋啦”脆响后,这种流动的集体心理场域,成就了村庄居民对小巷日常生活的温馨仪式。当都市人在楼宇间吞咽外卖时,夏园祠堂前捧着烧猪肉的村民,正进行着一场古老的心灵瑜伽。舌尖的每一次震颤,都在无意识中完成对文化根脉的确认,对漂泊人士的温柔接引。这便是仪式感最深邃的滋养,它让每个品尝烧猪的食客,在滋味里触摸到永恒的“我们”。

巷弄间的温润慰藉里,还有午后时分的人文关怀。小档口的阿姨揭开蒸笼,洁白如玉的伦教糕热气腾腾。米浆发酵的独特微酸与清甜完美平衡,口感弹韧。午后来一碗真材实料的地道广式糖水,细腻绵密的红豆沙、清甜祛湿的绿豆沙、亦或是温润滋补的姜汁番薯糖水。每一碗下肚,温润甘甜直抵心底,给紧绷的神经做了一次温柔的按摩。些许热气氤氲的萝卜牛杂在街角飘香,软糯入味的萝卜吸饱了汤汁,牛杂处理得干净爽口,站在街头捧着纸碗大快朵颐,是最接地气、也最解压的片刻欢愉。

据村里老人提起,节令里的古早滋味,便是传统节日临近,村中飘起熟悉的味道——手工芋头糕的咸香,是用本地沙芋,切丁或擦丝,与虾米、腊味同炒,再混入米浆蒸制。芋头粉糯甘香,腊味油润提鲜。出锅煎至两面金黄,外脆里糯,一口咬下,是时光沉淀的扎实满足。这舌尖滋味,成就了一片心灵的港湾。

在快节奏的都市边缘,夏园村被按下慢放键,穿行于旧巷,触摸历史的纹理,耳畔是流淌着的广府口音。真正让人卸下重负的部分,正是那些平凡却直击灵魂的广府滋味。当压力缠身、身心俱疲的当下,行走到夏园村,无需刻意寻觅拥有格调的餐厅,只需在榕树头下的老店坐下。一盘金黄蓬松的“黄埔炒蛋”,入口瞬间,锅气和蛋香瞬间充盈口腔,唤醒沉睡的味蕾;一碗熬煮得浓稠温润的绿豆沙,冰凉清甜滑入喉咙,仿佛浇灭了心头的躁火;再咬一口煎得两面金黄的芋头糕,腊味芋香交织,是踏实的满足感。

看似寻常的食物,带有无穷的感官魅力。它们承载着百年来村民的生活智慧和对滋味的执着追求,每一口咀嚼,都是在品味夏园村的淳朴与坚韧。外界的压力在弥漫的食物香气中悄然瓦解,紧绷的神经在味蕾的愉悦体验里缓缓松弛。这里的美食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间的际遇与精神上的避风港。

脱离网红打卡点的喧嚣,就会有扎进泥土的历史气息,更附带熨帖肠胃、抚慰人心的烟火气。当我们下一次感到疲惫,不妨循着美食的香气,到夏园村的巷陌间走一走。坐在榕树下,点一份镬气十足的炒蛋,让舌尖的温热驱散心头的寒意。生活的答案,有时就藏在这一粥一饭的温柔里。那一瞬间的欢畅,是镬气对程序化生活的温柔流动,是生命原力在味蕾上的多种宣言。所谓自愈压力,不过是让自我在烟火气中,重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夏园村庄,这条流淌着时光的古村,继续弥漫着广府真味的食街。它以自己的节奏,是最市井、最本真的方式,为疲惫的新青年提供一处可触摸、可品尝、可沉浸的心灵憩园。在这里,历史与当下交织于舌尖,压力消融在烟火人间最寻常却也最动人的滋味里。由言说道:心安处,即是吾乡。古村庄的舌尖味道,就一直回味在这样的价值跳动之间。

(作者:李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