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课异构”到“研教共进”!“许卫国名师工作室”书法课堂展风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肖青 林夏婕
06-10 12: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在龙岗区教科院指导下,“许卫国名师工作室”联合华附(集团)崇真学校,成功举办“‘同课异构’书法课堂展示与教学评价研讨”活动。 华附(集团)崇真学校邹昕颖、吉祥小学崔馨月、华附(集团)龙园学校邱慧三位新教师同台亮相,带来了三堂精彩纷呈的书法新课堂展示。

本次活动不仅旨在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艺、展示其在书法教学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更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以展促训、以研促升”,从而持续提升龙岗区书法新教师培养的实效。

邹昕颖老师执教的《繁简之美,汉字美学》一课,紧密围绕汉字文化这一核心脉络。课程以介绍“六书”(汉字造字与用字法则)的视频导入,随后通过“找一找”“连一连”“写一写”“练一练”“创一创”五个层层递进的探究关卡,引导学生解码繁简字的美学基因与书法特质。整堂课立足文化溯源,贯穿实践探究,在师生互动与小组协作中扎实推进。课堂展示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自然达成了文化认知与书写实践的双重教学目标。

崔馨月老师执教的《走进繁简汉字》面向七年级学生,引导他们探索汉字的繁简之变。课程同样以汉字历史演变视频导入。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繁简字互译练习;深入探讨汉字简化的背景与方式;多维度分析繁体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形、音、义、形态美等;并着重指出繁体字作为文化“活化石”,承载着文明演进的轨迹;最终引导学生理解书写实践中“识繁用简”的原则,感悟中华文明之光。

邱慧老师执教的《汉字“瘦身”总动员》,凭借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串联全课,趣味性与互动性十足。课程从生活中常见的门店招牌汉字图片切入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简化字产生动因的兴趣。通过剖析历史案例中的民间自发简化实践及书法家对俗体字的运用;组织“连一连,猜一猜”互动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简化逻辑;系统讲解新中国汉字简化进程,并结合“二简字”经验,深化对汉字规范化的认知。课堂尾声,邱老师总结道:“无论繁简,皆是人民智慧结晶;繁简流转,共守华夏文心。”

课后研讨环节,三位执教教师首先分享了备课思路与教学设计。随后,与会教师展开了深入的教学评议与交流。工作室骨干成员刘中南、罗城越、陈德贵、谢安、魏玉婷、赵凤阁、肖婷婷、齐国鸿,及新教师李明哲、胡嘉彬、潘媛、王成威等踊跃发言。与会教师高度评价了三位新教师的课堂表现,认为其教态自然大方、着装得体、专业知识深厚、课程设计精巧、环节衔接流畅、教学资源运用充分,尤其在繁简字对比分析、实用性解读、文化内涵挖掘及新课改理念贯彻深入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大家也指出在增强师生互动深度、优化课程悬念设计、强化书法美育渗透、提升现场板书示范效果等方面仍具提升空间。

工作室主持人许卫国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新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其在个人素质、专业知识储备、教学资源整合及方法运用上的良好表现表示赞赏。他特别强调,书法课堂需明确自身定位,区别于语文教学,并应厘清繁、简、异体字的概念差异;同时指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适用性需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优化。许老师表示,作为龙岗区书法新教师培养基地,工作室未来将继续深耕课堂教学实践,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与指导。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肖青 林夏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