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文
周日在家择红薯叶,发现中间夹着几根很老的茎叶,索性拿一根,掐掉叶,将茎上端轻轻掰开而保留外衣,再轻掰一段向下轻拉,如此反复,一个儿时的耳饰再现,将他挂在耳朵上拍了一张照片,分别发给姐姐、儿时玩伴群、同学群,并问他们能不能想起些什么?大家纷纷说,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想起玩过的游戏……太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眼前。
于是,儿时栽红薯的情景也慢慢浮现眼前。小时候栽红薯秧都是邻居间互相帮忙,人多但顺序不能乱,刨坑、施肥、舀水、放秧、捂秧等,分工明确。栽红薯最大的难题是拉水,从田地附近的河里挑水到地里还算方便,若河里没水,就用大水罐从家里拉水到地里。
栽好后大概两周,红薯藤蔓就会长满田间,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色覆盖,蔓上叶子绿油油的,生机盎然。这时还要注意三件事,一是“翻红薯蔓”,将抓在地上生长的藤蔓拉松,避免影响生长;二是除草、松土;三是若有未成活的,可将藤蔓剪成一尺左右的小段,栽好也可成活。这时的红薯叶都舍不得采,再过个把月才采,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回家蒸玉米饼或者菜疙瘩吃,也十分难得。
三个月后,刨红薯前,割藤蔓时留蒂方便提红薯,再把红薯刨出,装车,满载而归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累了,就煮一锅红薯,配菜汤吃。老一辈人常说:“红薯馏水不算受罪,红薯馏汤不算受伤。”我们那里多是白芯的,很少花芯和红芯的。白芯的多数用来做粉条、红薯粉等。
记忆最深刻的是红薯叶的茎和藤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红薯叶的茎可做饰品,耳饰、手饰、脚饰等。刚刚做出来的饰品,晶莹剔透,戴上立刻变得与众不同,摆个唱戏的造型,引来一众欢笑,给困苦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红薯藤蔓则是摘掉红薯叶作跳绳,太嫩的容易断,要挑稍老点的有韧性,做好的跳绳塞进课桌里,下课铃一响就掏出跳绳飞也似的跑出教室,两人摇绳,同学排着队要么上去跳一下就下去,要么逐一上去一起跳,那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如今,大家又将红薯叶请回饭桌上,市面上有时卖五六块钱一斤,择掉老根茎,可以用开水焯熟后凉拌,也可清炒或炒肉。还可以将红薯叶切碎,加玉米粉和面粉,加佐料再加适量的水,搅拌成疙瘩状上锅蒸,蒸熟的面疙瘩再用油炒一下,沾蒜泥吃别有一番风味,我妈妈很喜欢这样做,这是她儿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