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人喜欢“叹”。早上起来熟人见了面,总要来上一句:“得闲叹茶啦!”除了叹茶,还有叹粥,叹温泉,叹世界。
为什么要用“叹”字呢?在粤语中,“叹”并没有叹息的意味,而是欣赏和享受的意思。有句俗语叫火烧旗杆——长炭(叹),说了就是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了。一个“叹”字,既精准又传神,生动地传达出岭南人这份悠闲与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椰子杯浓泛绿,荔枝蜜渍生红。别来莫问家园事,细说岭南风。”春风拂过岭南大地,唤醒漫山遍野的荔枝树,星星点点的荔枝花便热热闹闹地缀满枝头,为山林披上梦幻花衣。甫一踏入荔枝园,便如同闯进一个繁花簇拥的王国。满树的荔枝花,挨挨挤挤、热热闹闹地挂满了枝头。这些花儿小巧精致,呈淡淡的鹅黄色,恰似细碎的繁星,在葱郁绿叶的衬托下,闪烁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晕。每一朵花都由五枚精巧的花瓣合围而成,花蕊纤细修长,宛如羞涩腼腆的少女,在微风中款款摆动,散发出一缕缕淡雅清甜的芬芳。这股香气,既没有玫瑰的馥郁浓烈,也不似茉莉的素淡寡味,独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甜,丝丝缕缕,萦绕鼻尖,让人仿若沐浴在春风之中。空气中弥漫的清甜花香,引得蜜蜂穿梭忙碌,耳畔蜜蜂“嗡嗡”声交织起伏,我不禁想起《诗经》中记载:“其予非蜂,自求辛蜇”,告诫人们不要激怒蜜蜂,以免被蜇。
在岭南,有句老话叫做“吃进肚子里才是自己的”。赏罢荔枝花,自然要品尝一番荔枝蜜。荔枝蜜的酿造过程堪称一场自然与人工的奇妙协作。蜜蜂采集荔枝花蜜后,带回蜂巢,在蜂巢内通过不断吞吐、混入自身分泌的特殊酶类物质,翅膀扇风蒸发花蜜中的水分,完成自然酿造。养蜂人则凭借多年经验,把握恰当的取蜜时机,取出原蜜,经过精细过滤,去除杂质,再在适宜温度下静置沉淀,最大程度保留荔枝蜜天然的风味。用小勺轻轻舀起一勺,荔枝蜂蜜宛如被阳光淬炼过的琥珀,在光线下晶莹透亮,质地浓稠,恰似一块温润细腻、毫无瑕疵的美玉。勺中的蜂蜜微微颤动,牵出丝丝缕缕的蜜线,每一丝都仿佛是阳光与花香凝练的结晶。将荔枝蜜送入口中,起初,舌尖触碰到的是一丝微凉与柔滑,紧接着,甜蜜瞬间在味蕾间轰然绽放。荔枝蜜的甜,全然不同于白砂糖的直白、红糖的热烈和姜糖的莽撞,荔枝蜜的甜是委婉而悠长的,甜而不腻,恰似春日里最轻柔的微风,在口腔中徐徐散开,宛如丝绸滑过肌肤,又似山间清泉淌过鹅卵石,顺滑无比,带着恰到好处的黏性,在齿间、舌面留下无尽的回味。
唐朝诗人杜牧说:“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作为岭南人,自然不会抱怨春天来得太早,因为我们可以先“叹”荔枝花,再“叹”荔枝蜜,接下来就是“叹”荔枝果,还可以“叹”荔枝柴烧鹅,真是万物皆可“叹”。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