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学区丨人文天地·南海潮

魏振强
04-25 08: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出小区北门,马路对面就是幼儿园,外墙上画有很多很多趣味盎然的花草、动物、蓝天和幼儿嬉戏的场景;透过围墙镂空的缝隙,可以看到操场上的滑滑梯、木马、秋千。这些画面和玩具总会让人心里软软的。我有时特地走到围墙边,看老师们像赶着一群小鸭子,把一个个孩子赶到操场上,“小鸭子”们歪歪扭扭排队、扯开嗓门唱歌的样子真是滑稽又可爱。有天早晨买菜回来,看到一个孩子抱着他妈妈的大腿,哭哭啼啼,显然是不想上学,他妈妈先是哄,后来声音越来越高,小孩子哭声更高,我走过去,对他妈妈说:“别发脾气,你小时候不也是不想上幼儿园吗?”年轻的妈妈噗嗤一笑,弯下腰来,开始轻言细语地哄孩子。

房子北侧是小学,一家大型企业的子弟学校。小学课外活动多,开有免费的体育、舞蹈、绘画、乐器兴趣班。我看过孩子们在台上演出,男娃白衬衫、蝴蝶结,女娃白衬衫、红裙子,神气十足地吹贝司、弹古筝、拉小提琴,美妙的声音在空中飞旋,一张张小脸生动而又专注。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小学离小区太近,大一点的孩子不需要家长接送,通常结伴着上学、下学。

下学最热闹,男孩们在小区里追逐打闹,呼叫声能把楼顶震穿;女孩子蹲在地上玩纸牌,用小小的手掌把对方的纸牌掀翻。一个小女孩太胖,甩着胳膊扇纸牌,圆乎乎的脸蛋上尽是汗,嘴巴里呼呼喘着粗气,她的好几张纸牌被别人赢走,急得满脸通红。这是个自尊而又守规矩的孩子,扇累了,一个孩子从书包里掏出零食,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几指脏兮兮的小手往袋子里伸,每个人夹一根,放进嘴巴里,几张小嘴慢慢吃,我也伸出手,几个孩子麻雀一样呼啦散开了。

小区的东侧是中学,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水泄不通,我赶着上班,只能从人缝里逶迤而行,看到急匆匆跑过来的孩子,赶紧闪到一边,给他们让路。上学总是比上班重要,大人总该让着孩子,这是常识。我爱自己的女儿,当然也该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家的孩子一样爱护。

小学、中学每年都有运动会,大喇叭从早响到晚播放着《运动员进行曲》,听得人热血沸腾,我禁不住和一些家长趴在围墙边,伸头往里看,校园里红旗招展,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跳跃、奔跑,喝彩声像巨浪一阵接着一阵。

最紧张的当然是六月的那几天,中学的门口拉着警戒的绳子,行人常常要绕道而行。去年高考那几天特别热,中午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女孩坐在我家楼下的大树下,就着矿泉水吃着干粮,我估计应该是乡下的考生和家长,一问,果然是。我让他们去我家的客厅休息,他们不肯,我便转身上楼,用两只饭盒盛了饭和菜,又拿来一些水果,递给父女俩。他们先是惊讶、局促,继而连声致谢。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做对了。我相信若干年之后,那个女孩在回想当年高考经历时,会想起那个难忘的中午,想到一个陌生人递过来的饭菜和水果。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魏振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