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宝安剑指“双万亿”城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01-21 07: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在决心,胜在“新”动

1月20日,2025年宝安区委区政府一号文《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也是宝安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支持制造业发展。

宝安区七届四次党代会提出将“新”作为今年的奋斗气质、奋发标识、奋进目标,推进宝安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由内到外全面向新。《意见》以“五新”为行动纲领,从“新空间”“新基石”“新动能”“新载体”“新优势”切入,贯彻宝安区七届四次党代会十个“新”的精神。

“新”在决心,胜在“新”动。《意见》绘制了重点任务分工表,包含20项主要任务、37项重点工作、103条具体任务、305条工作举措,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彰显宝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意见》明确提出,宝安力求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万亿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万亿元的“双万亿”目标。

305条具体措施挂图作战

翻阅宝安近几年的一号文件,满屏的“工业”“制造业”是宝安以“制造业立区”的底色彰显。

2021年9月底,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发展宝安的总抓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此后宝安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朝着这个总目标稳步推进。

2022年,宝安一号文件《宝安区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着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2023年,宝安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强区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实施“六大工程”,拿出了30条硬措施。2024年,宝安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25项49条具体措施。

纵观近几年宝安一号文件,不难发现,宝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日益坚定,方向愈发清晰,举措越发具体。如今宝安正乘势而上,谋求新突破。2025年,对于宝安而言,是充满希望、“新新”向荣的一年,今年更是细化为305条工作举措,挂图作战。例如,在建设无人机和无人小车联运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方面,对完成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场地移交手续、开展无人机和无人小车联运智慧低空物流点运营、联动首批投放的无人机智能接驳柜、打造全程无人物流配送社区等几项工作,都有具体负责单位、负责人和工作完成截止时间。

市区联动推动重点产业集群成形成势

《意见》提出要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打开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空间。其中,围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多个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力。

去年10月,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办公室首次公开亮相。宝安于近期也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和汽车产业办公室,选调年轻化、高知化的干部组成。

“我们将通过产业办公室,建立三个朋友圈:企业家朋友圈、创投朋友圈、科学家朋友圈,坚持市区联动、前海协同,做好顶层设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办公室负责人杨海波博士告诉记者。

为赋能人工智能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出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与一号文同时发布的,还有《宝安区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2025-2026年)》。据此方案,宝安区将立足发展实际深入开展“31010”行动,包括开展三大“人工智能+”具体行动,聚焦十个重点领域,通过十大实施路径,助力深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及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深圳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当前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时代,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宝安无疑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春天”。为发挥宝安的产业优势,《意见》提出支持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智驾软件开发、数据服务、汽车经销贸易企业。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运营,推进福永汽车城规划建设,探索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服务宝安分中心,打造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支撑极。

去年11月,深圳举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启动会透露,我市将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全方位支撑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落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宝安走在全市前列。2024年,宝安新增24个各类起降点,已建成41个低空起降场、136个低空起降点。此次《意见》还提出,规划建设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燕罗低空试验区、燕罗无人机系统测试基地二期和起降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和无人小车联运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宝安将以实际举措助力深圳低空经济“高飞”。

因地制宜发挥宝安多重优势

此次一号文还充分体现了宝安制造业发展的特色。

目前,宝安有制造业企业5.45万家,占比超过深圳的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17家,占深圳的2/5,是深圳的工业“基本盘”、制造业“压舱石”。在工业互联时代,让传统制造业“向新突围”更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显得十分迫切。《意见》中提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顺势更替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基石。宝安将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制造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现代化。

除了基础扎实,宝安制造业发展的另一大优势便是前海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前海宝安携手共进协同发展中,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举。《意见》提出,做强总部经济、做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做活金融服务、做实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做大会展服务,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为加速构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意见》精准发力,从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创新优化企业服务方式等多个关键维度入手,这些举措已然成为宝安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近三年,宝安产业用地整备全市第一,供应产业用地31宗共93.4公顷,供给宗数创历史新高,先后为华润微、信维、立讯精密、惠科、京东等35家重点企业提供用地支撑,预计可增加产出指标2000余亿元,实现了“只要有好项目,宝安一定有好地”。

一直以来,宝安区坚决把企业服务打造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闪亮的名片、最重要的民生。2023年,宝安率先在全市推行“三个一”企业服务工作。通过“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宝安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收集企业诉求2563件,办结率达到98.4%;帮助近500家企业增资扩产、超2000家企业找订单;对接近5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促成融资金额约474.3亿元。为优化企业服务方式,《意见》指出,常态化开展“三个一”企业服务,升级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实现诉求分级分类高效高质处理。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