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的“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大海洋项目同时入选。
“海葵一号”(前)和“海基二号”(后)。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据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是经过对20项既有传播“热度”又有创新“力度”的2024年中央企业建设重点项目遴选,以及逾118万名网友投票而产生。它们分别是: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中方实物贡献的首批国际大科学工程SKA中频天线结构出厂发运、“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大国之重器同时投产、“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正式发布、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下线、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发布、“九天”大模型正式发布、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下线。
近年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奋力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战略目标进程,不断加强央地合作,硬核成果丰硕,连续三年实现南海东部油田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的高产稳产,为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作出突出贡献。
其中,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的主要生产设施,位于距深圳约24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305米。该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计划投产开发井32口,预计2026年实现高峰产量约17,900桶油当量/天。该项目在国际深水油气开发领域首次创新应用“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模式,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使油田生产寿命延长约30年,推动该亿吨级深水油田焕发新生机,同时大幅降低工程建设和生产成本,带动国内海洋装备制造业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项世界首创、12项国内首创技术。
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该项目已累计投产12口油井,外输原油3船次,平均每月一船次,原油产量成功突破10万吨。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了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编辑 温静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