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菜场闲逛,见冬笋上市,唤醒了我对笋的趣忆和向往。
我老家地处赣东北,山多竹多,笋自然也多。冬笋是挟着暖暖的年味向我们走近的,那种像襁褓包裹的娃娃样的冬笋被辞旧迎新的人们视为珍品。年饭桌上,如果少了冬笋,无疑美中不足。于是有门路者会早早地托人从乡下直接捎买几十斤。乡间无亲友者,临近年关,也要买回几兜已涨至十几元一斤的冬笋点缀除夕团年饭。即便仅仅为讨个笋之节节高的“彩头”也值。
不晓得是哪位美食大家的发明,将冬令时节的两样山珍——冬笋冬菇“强强联手”合二为一,造就了“素炒双冬”这道名菜。笋尖切片,冬菇去蒂泡发,猪油热锅先下冬笋,再入冬菇施少许高汤同焖,出锅前勾薄芡,色泽分明,煞是养眼。冬笋还是江浙名肴“腌笃鲜”的主料; 移植家乡小镇后,烹制改良简化,火腿或大块腊肉(最好连骨) 加滚刀块冬笋文火久焖即成,即便寻常百姓家也可大品这款风韵独具的美味,较之正宗“腌笃鲜”,并不逊色。
当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时候,我们仿佛听见春笋破土而出勃发的声息。天一放晴,四乡八郊的农民或肩挑或推车,将一兜兜的春笋运上菜市。买回家来,剥去毛茸茸的笋壳,但见色如象牙的嫩笋煞是喜人。为免鲜笋麻嘴涩口,主妇们或会先焯水或红锅煸一遍。春笋通常切片炒腊肉,笋之清淡与肉之油腻是最好的平衡,起锅时再放青白相间的鲜蒜,用青花瓷盘盛出,秀色皆具,“目食”就垂涎。故而坊间早有“好看不过红配绿,好吃不过笋烧肉”一说。
我以为,笋丝炒牛肉丝也是上佳搭配,笋丝之爽脆与牛肉丝之鲜嫩结合,口感绝佳。而笋丁的家常吃法是用来炒芥菜做的腌菜。腌菜好比古典仕女,笋丁则可视为现代俊杰,古今相拥,擦出的情愫焰火另类而绚烂。春笋行将下市时节,好些人家饭桌上,都有一道亦辣亦咸的笋丁炒腌菜,乃佐粥膳饭妙品。此外,小竹笋几乎是与春笋同步上市的,那种手指粗细的竹笋生长于山野草丛;春雨过后,下乡踏青,在山脚下的蓬草中也能采获不少。油焖小竹笋即以此为原材料。放了白糖和酱油的小竹笋吃在嘴里鲜甜鲜甜。在镇上,春笋还有一种吃法是做清明粑的馅。镇上有清明节包粑的习俗,大概与祭祀活动有关。先前粑的形状各异,但近些年图省事,多包成大号水饺状。馅则以春笋丁加腊肉丁、酱干丁、大蒜末等拌匀即为上品。刚出笼的清明粑趁热吃下,舌尖的欢愉难以言表。多吃几只后,就是打个嘹亮的嗝,也能回味笋之所以为山珍的魅力。
笋族中不可忽略的当数干笋。品种很多,有板笋、小竹笋、香菇笋、笋衣等。多是将挖的春笋剥了,用盐水煮了再晒干,食用前用水泡软,每与猪肉同烧。虽无鲜笋的香脆,却别有一番风味。我最喜欢用干竹笋烧牛腩。牛腩洗净切块(不宜焯水。否则鲜味全无),炒锅放底油(正宗菜籽油为佳),先将葱姜蒜煸香,推入牛腩翻炒至变色,加料酒冰糖老抽等,盛入或瓦罐或砂钵或陶瓮,倒入干笋,放少许桂皮八角香叶,文火久炖,异香弥屋,“未成曲调先有情”,其味之佳何消说得?
另一道干笋丝墨鱼丝肉丝混搭的“炒三丝”,我也钟情,百吃不厌。举箸那刻,会令我忆及儿时家乡一景。年关时节,菜场里某个角落,总有个戴着老式“罗宋帽”的中年男人,用一具中药店切药材的铡刀埋头替人切板笋,嘴里不断呵出热气,一双手冻成紫红,清鼻涕淌到嘴唇也腾不出手拭抹……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10月1日早上,众多市民来到梅沙尖迎接日出,当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用力挥舞的五星红旗与之交相辉映。这一刻,真挚的爱国热情具像化了
国庆假期喜喜洋洋🇨🇳💐
家乡小吃DIY-粿汁皮+蒜头油 蒸排骨 炒萝卜干 小香芹 辣椒油
来成都,这里是我必打卡的地方[得意]环保超市就今天开一天,然后从一号到八号放假,赶紧来买点东西。那么多超市,独爱这个全球唯一一家邮购的环保超市,平常来不了实体店,就在网上购买,它和顺丰合作,方便快捷,早上刚刚开门居然这么多人[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