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天气似乎变得越来越热,雨水也变得多了起来。小区的绿化带里,鲜花长得越发鲜艳、漂亮,邻居栽种的石榴树枝繁叶茂,一颗颗小石榴挂在树枝上,眼见着一天天变大。与之相呼应的是野草,那真是疯长,一场雨后,像是打了激素,满血复活,遍地都是不说,个头还特别挺拔,直接把一些低矮的鲜花遮挡住了。
大暑了,马上大暑了!来自乡下的邻居大婶在小区照看孩子,听大伙在议论天气无常,便插嘴道。查日历,可不是吗,再过几天就是大暑了。大暑是夏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排第十二,恰好居中。顾名思义,“暑”是炎热的意思,而一个大字,更把这种炎热的程度提高到“至极”。所以,觉得天气越来越热,也就不奇怪了。
根据古人的记载和实际感受,没有特殊情况,大暑应该是一年中阳光最炙烤、最炎热的时节。“三伏天”,若分上中下,大暑差不多正值“中伏”,酷热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高温闷热、雷暴、台风频繁,这是大暑时节的“标配”。
大暑带来的酷热也令人难捱,热是一个方面,还潮湿,这实在让人受不了。黏糊糊,湿漉漉,不但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许多物品也遭殃。家里好多东西都长了“绿毛”,连皮鞋因为过潮,稍不留神就掉下了鞋底、鞋帮。好在现在有各种消暑手段,空调、电扇,大显身手。
异常的气候给生存带来不便,从另个角度也是对人类的考验。其实适应性极强的人类,并不会在挑战面前退却,相反坦然处之。早在1200多年前,大诗人白居易就描述了自己如何度过酷暑的:“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逍遥自在的夏日生活,虽然躲在屋里隔绝尘世,但周边环境“窗明几净”,一片清新。心静自然凉,清淡而自得,这样的夏日,这样的人生,不失为惬意、快乐。
大暑的气候虽不受待见,但农作物、树木、花草却很欢喜。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需要水分。大暑带来的气候,恰恰符合这些要求,这让靠“天”生长的各种植物,欢欣不已,感激万分。“大暑不暑,五谷不鼓”。此时会发现,地里的所有靠“热”和“水”生长成长的花呀、果呀、芽呀、叶呀,都变得生气勃勃。丰收的喜悦冲淡了炎热带来的烦恼,人们还需要大暑,还要张开双臂拥抱大暑,因为大暑的时节里,会有更多更美的果实。
大暑之时,南北各有喜爱的饮食。温州一带兴喝“伏茶”,这是一种用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人们熟悉的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都在其中。在台湾,大暑到来时凤梨特别热销,因为此间的凤梨最好吃。水果都有最佳成熟季节,凤梨应该就在大暑前后。北方一些地方大暑这天盛行喝羊肉汤,也称“暑汤”。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大热天和热羊肉汤岂不更热?然而在人们眼里,羊肉是大补,能够解除疲劳。劳作了一天,喝上一碗鲜美的羊肉汤,舒舒服服,缓解疲劳,是再好不过的美食。
大暑到来,地里的蟋蟀会多起来,树上的知了会叫得更响亮,萤火虫也会大量出现,夜晚大地一片光亮,宛如满天星星下凡,无意中大自然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此时再回味,会觉得炎热的天气不过如此,反而更坦然。因为风从心底起,清澈又透凉。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