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而自豪 ——访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组长曹烨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方慕冰 吴德群 通讯员 曾德慷
2024-12-23 07: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曹烨说,今年深圳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开发了第一个产业类项目——察隅县农产品生态产业园,项目全部为援藏投资,预计未来将形成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一体化的智慧农产品生态产业园

“深圳所能,察隅所需,群众所盼,我们所有来到察隅的干部,都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过,大家都感到特别的自豪和荣幸。”日前,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组长、挂职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曹烨在接受深圳特区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2年6月22日,深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带着使命和情怀,来到林芝、来到察隅。得益于历届工作组打下的良好基础,在新的起点上,第十批工作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要求和粤藏两地部署,聚焦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扎实做好三年援藏规划,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组长曹烨,走进项目现场,了解“一乡三村”污水处理改造情况

“援藏工作既平凡又不凡。”曹烨说,平凡在于援藏干部也是当地干部一分子,做的工作不少是日常的;不凡在于大家都从内地过来,都很有情怀,都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在国家部署和省市安排、当地协同下,把工作抓实抓好。

“我们的工作既有潜迹也有显迹,有些看得见,有些是潜移默化的。”曹烨说,今年深圳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开发了第一个产业类项目——察隅县农产品生态产业园,项目全部为援藏投资,预计未来将形成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一体化的智慧农产品生态产业园。

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工作组组长曹烨,为白内障患者拆除纱布

“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组和当地政府、百姓关系都处得很融洽。”曹烨举例说,以产业园项目为例,有些土地的红线、耕地的范围不是很明确,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能会用到老百姓的耕地,工作组会采用租赁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对百姓进行补偿。“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老百姓增收,这是基本原则。所以在项目实施时,会雇佣当地百姓做工,也会租用百姓的挖掘机等设备,帮助他们增收。”

两年来,深圳共投入援藏资金2.28亿元,推进16个固投项目和4个非固投项目建设,其中民生类项目为察隅县察瓦龙乡集镇供排水改造项目,惠及群众约5000人;产业类项目3个,包括察隅县农产品加工生态园项目、察隅县沙琼特色民俗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察隅农场茶产业提升改造项目。

对口支援,成果丰硕。

一系列惠民生的项目、一件件暖民心的实事、一个个顺民意的举动,让当地各族群众看得到、用得到、感受得到,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曹烨说,两年多来,深圳累计选派了75名医疗人才来察隅开展工作,引进各项新技术,填补当地医疗空白,还协调深圳各方捐赠了300多万元设备,用于察隅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此外,协调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及手术公益活动,免费进行白内障手术等。教育方面,深圳累计选派56名教育人才,到察隅县三乡三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工作,通过“圳心藏情”人才援助项目选派优秀退休教师过来带徒弟、抓教研、上示范课,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30年来,援藏工作就是一茬接着一茬,一张蓝图绘到底。”曹烨动情地说,工作组将紧扣粤藏两地和深圳市援藏工作要求,在对口支援中加强战略对接、机遇共享,积极拓展新时代援藏工作的内涵和领域,助力畅通经济循环、增加经济纵深,突出重点、稳扎稳打,持续深化民生、产业、技术、人才等领域支援措施,不断提升当地医疗、教育和产业发展水平,为新时代察隅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深圳力量。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李璐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方慕冰 吴德群 通讯员 曾德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