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深圳)工作组助力察隅:组团式医疗援藏下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全面提升

通讯员 钟承华
2024-11-23 11:4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既往察隅县限于医疗设备,重症患者大多需要转往上级医院救治

在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深圳)工作组的全力推动下,察隅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组团式医疗援藏的背景下,医院在内外病区、急诊科以及五大单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面提高了察隅县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重症医学科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建,察隅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CU)监护病房收治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在72小时专科诊疗护理后转至普通病房,标志着我县ICU病房正式开始运行,护佑全县危重患者健康。

自2024年11月1日成立以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肩负起全院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重症医学科集监护、治疗、抢救于一体,为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1月13日,察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胸痛胸闷4小时"的78岁老年男性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炎病史,接诊医师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我院立即组织全院急救小组,内科会诊并行心电图提示: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异常q波(II,III,avF)伴ST段抬高,提示下壁心肌梗死;胸部CT示:心包中等量积液,肺部感染,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心肌酶谱升高,明确心肌梗死的诊断。患者立即收入内科,鉴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进展快,且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心包积液等联合多种疾病,为了使疾病的风险控制到最低,经请示领导后启用ICU,患者入院后立即复查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彩超,重新评估病情,给予留置导尿、深静脉置管、24小时心电监测、并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经过连续3天的努力,患者的病情逐步稳定,于16日从ICU转至普通病房。

既往察隅县限于医疗设备,重症患者大多需要转往上级医院救治。然而,察隅县距离市区路途遥远,路况不佳,转运病情不稳定的重症患者途中出现病情变化的风险极高,但留下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往县人民医院无条件处理重症患者。近期在县委、县卫健委及院领导的亲切关心下,在“组团式”医疗援藏的大力支援下,察隅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正式启用了。

目前,察隅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依托一病区建设,配置有两张床位,目前暂开放一张,已具备收治危重病人的条件;监护病房目前有迈瑞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费森尤斯血滤机、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微量泵、输液泵等多种先进设备,可开展呼吸、循环的监测及治疗,后续还将开展肾脏替代治疗等急危重症救治措施,能收治院内外的重症休克、重症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创伤、危重孕产妇等危重症患者。

此外,医院急诊科也于2024年补充人员成立急诊单元,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全院危急重症患者的初步救治任务。为了提升急诊科的救治能力,医院不仅加强了人员配备,还积极与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协作,共同推动五大单元的发展。通过这一合作,察隅县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察隅县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了一名心梗病人,并及时将其转运至林芝市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医院急诊科的应急救治能力,在医联体联合救治体系工作上也赢得了林芝市人民医院的高度赞扬。

此次内外重症监护病房的启动,更是为察隅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医院将继续秉承“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察隅县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医院也将继续加强与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隅县(深圳)工作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察隅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策划统筹 肖意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窦延文

(作者:通讯员 钟承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