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仲量联行发布《固本开新 聚势谋远:新格局下的深圳办公楼市场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深入剖析深圳甲级办公楼市场的发展趋势与产品特征。其中提出,深圳总部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总部办公物业,成为办公楼市场一大特色。新形势下,总部办公物业应积极拥抱变化,通过灵活招商策略、绿色转型以及提升配套服务,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有效应对市场挑战。
出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深圳在前海、后海及宝安中心区等区域逐步建成众多高品质办公楼,为新兴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办公空间,使深圳甲级办公楼市场形成横贯东西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深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通过出让或划拨大量商业地块给高科技和金融服务企业建设总部大楼,鼓励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白皮书提出,伴随办公需求转变,深圳甲级办公楼项目类型日益多样化,可分为租赁型办公物业、总部办公物业、散售型办公物业以及政府产权办公物业共四类。其中总部办公物业表现亮眼,金融业占其面积首位,科技互联网企业占比也超过两成。
企业在建设或购置总部办公物业时考量日趋全面。一方面,通过对外出租非自用的办公物业面积,企业可获得额外收益;另一方面,总部办公物业具备资产增值潜力,部分企业总部办公物业表现出自用和对外租赁并重态势。仲量联行华南区有关负责人说:“深圳总部办公物业集聚区位处城市核心片区,且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是深圳办公楼市场的一大特色。”
白皮书认为,深圳“创新+金融”的生态体系持续为经济注入新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办公楼市场的增长潜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汇聚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各类新兴行业也有望进激发办公楼市场活力。为此,深圳甲级办公楼需持续调整战略,顺应需求侧结构转变,对自用比例较低的总部办公物业项目来说,通过灵活招商策略、绿色转型升级以及配套服务的全面提升,改善整体物业的经营能力尤为重要。
仲量联行深圳商业地产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公物业运营方需转变思维,以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的视角应对市场调整,审视和评估物业的资产价值。“对总部办公物业而言,更需要构建起以招商为导向的、涵盖商业办公物业全生命周期的专业资管能力,通过产品精准定位、精细化的策略规划与服务管理,提升整体物业的经营成效。”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