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节日,是不一样的节日。它们不仅仅是日历上的标注,更是情感与记忆的交织,是岁月长河中温暖人心的红港湾。
人间烟火处,情味渐浓时。每当临近重大节日,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挂上灯笼。风起时,金黄的穗带随风飘摇,犹如麦浪轻摇。我穿梭在这片红火的风中,这风便是老家的节。
在老家,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就是灯笼。“红灯笼,好兆头。”小时候,兄弟总会拉扯着我,奔向热闹非凡的市集,去挑选属于我们的那份节日记忆。街巷间,处处洋溢着节庆的气息,卖花的小贩将各色鲜花精心摆放,红的、黄的、紫的,交织成一片绚烂的色彩,将整条街道装点得喜气洋洋。我与诸兄弟走走停停,不久就到了买灯笼的地方。
我在灯笼店里左看看,右瞧瞧。各式各样的灯笼看得我眼花缭乱,有纸灯笼、丝绒灯笼等等。纸灯笼轻巧,丝绒灯笼华丽,还有一种书法灯笼,更是精神风貌的载体。我给家里的大门挑选了两个灯笼,一个写着“吉祥”,一个写着“如意”,它们大小适中,色彩鲜艳而不失雅致,隶书的大字苍劲有力,将幸福与祝愿的美好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回到家中,高大的兄长兴奋地把灯笼挂上。那一刻,原本朴素的土屋因这两抹鲜艳的红色而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落日西沉,明月将起。一家人在房前的小院里吃着其乐融融的围桌饭,院子里没有什么很亮的灯,只有夜空中溶溶的月光以及两盏摇曳着的灯笼在照着。饭菜热气腾腾,在那朦胧的雾气中,灯笼红红的烛光,照着家里大人们的皱纹,映在门前的小河里。
电视中的舞者载歌载舞,手机屏幕上不断弹出亲朋好友的祝福与红包,窗外是绚烂斑斓的烟花。
有时,我也能在异乡看到霓虹灯放映着的“快乐”“平安”等式样的大字,繁华而艳丽。可我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还是向往老家的年。或许是因为红灯笼已经成为了一个印记,烙印在我心底。
灯笼一盏,寄托着无数的思念与祝福。或许灯笼并不是一样的灯笼,节日也不是一样的节日。我在慢慢长大,老家似乎在慢慢变老。有人会说:现在的节日早就不同于以往了——但灯笼的美好祝愿不会变,在那摇曳的烛火中,还有那大大小小、火红的身影。
朝朝暮暮,岁岁年年,不变的是红灯笼的光辉。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