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上的美|人文天地·南海潮

何一东
2024-07-24 10:01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前往成都网红打卡地望平坊滨河路。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前往成都网红打卡地望平坊滨河路。此时,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我看见一家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出于好奇,也凑上去看是咋回事?原来,这是专卖葫芦的摊位,一位二十多岁的俏丽姑娘正在一个葫芦上专注地烙画。旁边招牌上写着:现在定制,葫芦烙画。

只见摊位上摆了很多大小不一的葫芦,形状各异,上面有各种图案和文字。有憨态可掬的熊猫,有游动的鱼,有惟妙惟肖的天鹅,有“新年快乐”“平安喜乐”“金玉满堂”等。有一个小葫芦上画了正喜悦转身离开的一只小猫,写着“下班啦”,十分可爱。还有一个葫芦(虫罐)上画着一位古代的老者,他半躺着,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正逗着一只蛐蛐儿,标题就是《逗趣》。

看见这上面的画,我仿佛看见了老者的童心、闲适与豁达。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是啊,人生会有很多不如意,但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只要你还有呼吸,就有希望。”

出于好奇,乘游客散去的空隙,我做了自我介绍,和摊主姑娘聊了起来。姑娘名叫邓维,开朗大方,也很健谈。她告诉我:第一次知道烙画是2016年,那个时候刚毕业两年,无意之间在网上看到了烙画。由于在学校时一直接触的是西方的素描和油画,所以当她第一次看到烙画时,一下就被它古朴典雅的气质所吸引,此后,便开始在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去了解它的工艺和来源。才知道烙画起源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没想到小邓姑娘这么专业,小邓姑娘粲然一笑:“葫芦的历史更加悠久,而且葫芦寓意有长寿、驱邪和富贵、兴旺,所以很讨人喜欢,来买和定制它的人也不少。”

我问小邓姑娘何时开始从事这门技艺,她搓了搓冻红了的双手,告诉我:从5年前开始,她一边上班一边自学在葫芦上烙画,断断续续地直到今年。因为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非遗艺术烙画,就选择离职去摆地摊。“从最开始的摊前寥寥无几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喜欢,我打心底高兴,每天干起来也很有劲。每晚10点半左右收摊回家后,还要继续画到凌晨5点左右,然后再睡觉。下午又出摊。虽然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而且挣钱也不多,但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的疲劳就一扫而空。哈哈,每天就像打鸡血一样,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小邓姑娘递给我一个小葫芦,说:“你懂上面的意思吗?”我接过一看,有两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我回答说这是儒学大师马一浮写的诗《旷怡亭口占》中的两句,意思是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当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依然能够生出喜悦之情。

小邓姑娘说:“我也挺喜欢这两句诗,这个葫芦送给你吧,我们共勉!”

听罢小邓姑娘的一席话,我很感动。祝福你,小邓姑娘,希望你未来的世界,一切都是甜的!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周国和

(作者:何一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