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丨制造大市佛山,如何提升产业发展含新量?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4-11-25 09:45
摘要

近年来佛山大力实施“北向战略”,加快推动战新产业集群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对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制造业大市,战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足,“含新量”不够高,一直是困扰佛山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

为此,近年来佛山大力实施“北向战略”,加快推动战新产业集群式发展。

战新产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如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如何更好地培育壮大战新产业集群?近日在市政协组织召开的佛山企业家·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上,十几位企业家代表围绕这一主题,谈问题、说诉求、提建议、谋发展,畅所欲言。本期圆桌论坛特整理部分企业家代表的现场发言。

主持人:小青

本期嘉宾

曾超峰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博伟 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李帮华 佛山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经理

牛佳 佛山西陇化工有限公司副总裁

梁韵湘 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曾超峰

形成“链主”效应,加快战新产业集聚发展

原点智能是一家聚焦高端工业母机研发制造的全球化供应商,公司研制的系列激光数控机床产品可实现进口产品替代。

工业母机被誉为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当前,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及高档数控系统仍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国产高档数控系统自给率更是不到5%,核心部件仍受制于人。在此背景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防安全战略方针,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今年公司生产运营稳中向好,产值同比增长近1倍,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业务领域也从深耕超硬刀具行业,扩展至精密模具、3C电子、培育钻石等领域,预计全年业务签单可同比增长60%。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去年承担了国家工信部重大产业专项,主导推动超精密激光加工产业链发展;同时,积极申报数控系统“换脑”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精密及超精密数控系统国产化替代。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黎锦健 摄

佛山作为中国制造业重要基地,在氢能、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新兴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不高的现状。在此我提几点建议:

一是以政策扶持撬动企事业投资。建议佛山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多针对战新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注重产业生态培育与构建,吸引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落户佛山,投资、投身战新产业发展。

二是以点带面加速战新产业集聚。围绕佛山拟培育发展的战新产业方向,重点扶持当地行业领头企业,支持其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迈进,支持开展新兴产业上下游技术协同攻关,着力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及核心技术,形成“链主”效应,牵引上下游优质企事业单位集聚佛山,加速形成战新产业集群。

三是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发展。目前佛山已有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佛山大学等一批优质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技术攻关等扶持方式,推动更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提升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王博伟

推动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林至科技软谷实验室专注研究特种功能材料,尤其是缓冲吸能材料与冲击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公司成立16年来获得专利77项,完成标准4项,主导并参与重大科研及工程项目10余项,获得荣誉奖项40余项。

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倪玉洁 梁家豪 摄

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也存在一些困难。一是市场推广成本较大。对于像ACF这样的新型材料技术,市场及客户需要一定时间来了解和接受,为此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详细技术讲解和案例展示,这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拓展的难度和成本。二是人才培养、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带来的资金压力。一方面,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极其稀缺,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吸引人才;另一方面,研发投入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关键,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虽然我们获得了一些奖项和荣誉,但在资金筹集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我们的核心资产更多是技术和知识产权,在贷款评估中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维权压力。科技创新类企业特别是涉及基础材料研究的项目,往往需要长周期、重投入才能形成知识成果,而剽窃这些成果则代价小得多,甚至不需要代价,这导致研发团队不得不走上旷日持久且不擅长的维权道路。

基于产业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我也对佛山战新产业的发展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是提高产业聚集度。佛山企业众多,但存在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土地碎片化问题,同类产业、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尤其是新材料产业,佛山新材料企业在数量上应该不比东莞少,但缺点是很不集中,这导致很难进行产业协同。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建立快速维权通道,对于侵权行为能够及时进行查处,缩短维权周期,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

三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跨领域合作与融合,推动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就拿ACF技术来说,它可以很好地赋能相关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比如,与汽车领域合作开发汽车防撞系统、与芯片企业合作解决芯片防振问题、与工业企业合作帮助工业减震等。佛山拥有厚实的工业基础,科创企业在当地便有很多应用产品,企业之间可以主动联络形成内循环,政府也可以牵头进行资源对接。

李帮华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汉腾生物是专注于大分子生物药CDMO服务的国际化企业,致力于为生物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大湾区生物技术领军企业。

今年,医药行业仍受到疫情余波及美中科技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生物技术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期。目前公司的发展客观上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融资困难,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公司需要股权投资、低息贷款和融资租赁支持。其次是人才引进难题,这是一直困扰公司发展的问题,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的招聘,难度很大。第三是市场拓展需求。公司亟需进一步拓宽与本地科研机构及生物药企业的合作渠道,服务本土企事业单位,实现合作共赢。

汉腾生物研发人员正在工作。

在佛山这片沃土上,汉腾生物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了快速成长。我们的目标是加大在佛山的投资,推动华南地区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对于加快推动佛山战新产业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汉腾生物每年都会从佛山大学招收一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公司,是佛山大学生物药学子的培养基地,但尽管如此,仍无法满足公司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解决产业人才紧缺问题。

二是集聚新兴产业规模效应。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目前顺德有生物科技产业园,南海有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中心,三水有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但各产业园区相距较远,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对人才的吸引也没有形成合力。参考广州黄埔区广州科学城和上海浦东新区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建议市政府统一规划佛山新兴产业园区,以此打造品牌形象,更好地吸引产业和人才集聚。

三是引入行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知名度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发展,以龙头企业推动本土企业成长,促进生物制药产业“草灌乔”生态的建立。

牛佳

建立更多科技创新平台并向企业开放

西陇化工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精细化学品生产销售公司。2011年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西陇化工一直将发展定位在进口产品替代、高端湿电子化学品以及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上,现拥有年产200吨高端超细银粉生产线和年产1万吨超净高纯试剂的生产能力。接下来,公司将以化学试剂生产为根本,大力推动湿电子化学品和光伏电子粉体材料生产线扩建项目,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年营收突破10亿元。当前,国内外企业内卷不断加剧,我们的生产成本需要不断降低,公司经营发展面临很大压力。尤其是公司作为“广东省湿电子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建设项目,面临巨大的后续资金压力。

对于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也提几点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对佛山市的新兴产业企业进行专项支持和政策倾斜。比如在经营范围的扩展、新项目的审批上给予空间,敢于先行先试。政府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制定差异化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技术引进。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持续投入研发。建立更多科技创新平台,并且开放给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开展联合研发项目,促使学术资源加速落地并推动技术进步。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投资战新产业,并借此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升级。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产业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专业人才。同时,完善人才资助和奖励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高端人才落户佛山。

四是推动产业协同。推动佛山市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五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梁韵湘

提升科技创新参与度,培育世界级创新企业

莱尔科技专注于新能源功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智造和销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1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是顺德第一家科创板过会企业。

目前,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一些困难,主要包括:一是高层次人才紧缺。公司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包括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和管理等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但目前面临突出的引才难问题。二是技术与业务创新面临挑战。近年来国内行业内卷严重,价格战激烈,企业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和市场策略调整刻不容缓。同时,出口受限和贸易壁垒增加,也给企业海外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三是亟需整合平台资源。公司业务发展切入新能源赛道,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而这亟需获得多渠道的资源合作与支持。

莱尔科技生产线。

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和对行业的观察,也对佛山战新产业发展提几点思考。

一是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要建立与佛山战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加大全球性创新人才的引培力度,研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支持政策,面向区内战新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行业,优化和实施精准人才引进制度,靶向引进匹配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同时,加强人才选拔培养,推进区内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大力培育高素质新型创新人才,构建佛山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是多措并举促进内需消化。佛山制造业涵盖家电、家具、陶瓷等多个泛家居产业领域,产能消化可“内”“外”并举。建议政府强化政策引领,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通过发放产品消费券等多种形式,多措并举刺激、拉动本土消费,帮助佛山中小企业扩内需、去产能、促发展。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际合作。要以智能制造等领域为突破口,大力培育世界级创新企业,出台具有竞争力的财税、金融及人才等支持政策,提升全球科技创新参与度,加快推动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不断促进技术研发、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四是促进企业联姻,做大做强。今年资本市场并购新规出台,佛山本地有非常多优质企业,建议通过整合资源、组织路演、企业联姻、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帮助市内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留住产业,留住税收。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