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千亿陶瓷产业如何破局新生?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叶小青
2024-07-30 08:55
摘要

详情

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陶瓷产业是佛山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佛山万亿泛家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佛山陶瓷行业总产值达到1020亿元,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但是,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及受内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语境下,佛山陶瓷产业有哪些亟须破解的难题?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期理论圆桌就此进行探讨和交流。

2024年4月18日,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陶瓷展——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开幕。图为现场吸引不少观展客流。/顺德融媒记者何冠洪摄

主持人:小青

本期嘉宾:

1、穆向民 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2、高世杰 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3、何乾 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4、张旗康 广东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穆向民:丰富新型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穆向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开放系统,通过运用新技术、吸纳新要素、增强新动能、打造新场景、创造新消费等,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对旧生产方式超越,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新型应用场景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通过构建数字工厂、数字车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使制造业得以焕发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新消费场景通过场景化体验、文化性解读、艺术化欣赏,放大商品效能,提升附加值,激发消费欲望,并不断拓展新兴市场。与此同时,跨界融合场景也为科技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前景,展现出未来产业的前瞻性。

新型应用场景对于解决传统产业发展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佛山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情况来看,长期宽松的国际市场环境和高歌猛进的国内房地产市场,直接催生了佛山千亿级陶瓷产业。但面对国际贸易收紧、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佛山陶瓷产业乃至“有家就有佛山造”的整个泛家居产业,开始面对新的技术困境、市场困境和效益困境。对此,必须按照新质生产力的新内涵、新指向,全面创新发展路径,优化产业生态,坚持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丰富应用场景创造新消费,以产业融合打造新业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科技创新开拓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形态。陶瓷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探索以技术研发为突破口、以多元化场景应用为牵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围绕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众陶联等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深化数实融合、数转智改,加快推动产业链结构、流程与模式重构。抢滩登陆智慧家居新领域,打造未来家居生产新场景,创造新的家居消费,推动传统制造转型升级。

二是以产业融合创新拓展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型应用场景是一个从科技到产业、从生产到服务、从企业到社会的系统工程,具有跨界融合的场景特征。佛山陶瓷要主动融入新材料、新能源、新消费、新交通、新基建,以及大健康、新环保等多产业的融合,打造跨界融合创新创意场景、智慧城乡应用场景、城市标志消费场景、文化街区体验场景、未来家居生活场景等,形成陶铝融合、陶电融合、陶文融合等新技术和新的创意产品,加速产业技术以新提质。

三是探索陶瓷产业的未来应用场景。在“有家就有佛山造”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新IP,创新产业应用场景,进一步向海洋经济、空天经济、智慧农业和绿色经济领域拓展,加快推动产业链结构、流程与模式重构,开拓未来制造新应用。

高世杰:应变向上,加快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高世杰 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为建陶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要求我们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考之下,应变向上。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建陶行业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同时,伴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进一步收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建陶行业“量的增长”已经快走到尽头,“质的提升”正成为新的发展引擎。唯有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质增效,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主动,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就注定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长久成功。建陶产业历史悠久,创新始终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动力。建陶产业常见的创新方式,包括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头部企业还建立了研究院、博士后站点等专门科研机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花色、规格上,更体现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上;创新也已经不单单是功能边界的扩展,跨界合作的艺术陶瓷进一步丰富了其精神属性,体现了创新的无限可能。

二是数转智改。数字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陶企业的研发、生产、设备管理、产品管理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的蓬勃发展,如何运用这些新型信息技术赋能数据互通、互联、互享,成为摆在建陶行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传统制造业业务各环节的关键控制节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记录和控制,经营信息的及时获取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在这方面,头部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上的实践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这些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大规模产线技术改造等,都将数转智改作为重要投资方向。

三是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绿色低碳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建陶行业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环保建设上,加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绿色生产方式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事实上,近年来陶瓷行业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头部企业,已经在绿色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利用智能化生产,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摆脱建陶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刻板印象”,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四是融合发展。深化产业融合是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建陶行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加强与相关产业融合,紧跟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业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从单一产品供给到整体空间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建陶行业的这种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建陶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交付服务、家装领域,为客户提供陶瓷产品的同时,也满足其交付铺贴的需求,这样我们的用户群体也就变得越来越大,发展的边界也就越拓越宽。

何乾:筑牢差异化竞争优势,走出高质量突围之路

何乾 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全球化遭遇逆流,市场环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摆在陶瓷行业企业面前的重大考题。尤其是当下,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周期,陶瓷行业洗牌与格局重塑正加速演进,大量企业陷入迷茫与不安。此情此景,如何破局?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走出一条高质量突围之路,是陶瓷企业唯一出路。在此我结合金意陶的实践做几点分享。

第一,“一核两翼”推动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可见建筑领域是“双碳”工作重点。在绿色低碳新型建造方式蓬勃发展的机遇下,近年来金意陶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战略,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在做强建筑陶瓷核心业务基础上,快速向金绿能新材和凯莱仕岩板家居“两翼”延伸,推动绿色发展体系建设。

目前,尽管整个行业对绿能新材的认知还处于比较粗浅的状态,多年来我们也“养”得很辛苦,但它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而且有广阔的用途和应用场景,我们坚信它在未来的市场上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并且坚信未来的金意陶不是瓷砖最大,而是绿能新材最大。

第二,数转智改提升研发效能。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为提升组织响应效率,金意陶率先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软件硬件的全面升级,在制造数字化领域实现多个行业首创。如今的金意陶,偌大的车间里工人屈指可数,更多的是宛如长龙的上百米自动化设备。而且,金意陶数字化转型不只体现在制造环节和技术升级上,而是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层面,是一次彻底的企业变革。

第三,差异化经营实现小市场大份额。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追求规模和成本降低,已远不足以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重视差异化经营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把握,在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的同时,着力探索创新发展和专精特新发展路径。同时,企业应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尤其是个性化、高端化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差异化经营是刻在金意陶骨髓里的DNA。从2004年成立伊始,金意陶就专注于经典仿古砖等特色产品,以小市场大份额的思维来拓展市场,将差异化经营贯穿企业发展全历程。到了2024年,金意陶再次调整品牌定位,提出“不一样的瓷砖”口号,强调差异化经营的重要性。未来,金意陶将继续注重产品、品牌、技术创新以及营销和经营的差异化,以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张旗康:“佛山陶瓷”急需建立区域品牌护城河

张旗康 广东蒙娜丽莎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佛山陶瓷”是佛山制造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都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是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影响,陶瓷行业需求萎缩、竞争加剧。大量低端产业、贴牌公司整天“拉大旗,扯虎皮”,以“佛山陶瓷”名义在市场上忽悠消费者,极大透支了“佛山陶瓷”品牌的含金量。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暗流。

“佛山陶瓷”的含金量来自哪里?从产业内部自身看,首先来自于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产业集群,其次是一大批规模型头部企业的市场锚定,第三是强大的全产业链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创新力。从产业市场环境看,还有来自政府部门对陶瓷产业坚定不移的大力支持,悠久的陶瓷文化和传统,以及佛山独特的地理优势、消费环境和相关产业的配套与相互促进等。

当一个区域品牌热销市场之后,总有大量企业、商家依附于这一产业链,给自己贴上“佛山陶瓷”的标签,以谋取更多利润。这些年来,佛山产区诞生了大量没有工厂的贴牌公司、贸易公司、销售公司等,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将佛山周边产区和中西部产区的产品包装成“佛山陶瓷”,以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品牌都自称是“佛山陶瓷”,但真正产自佛山的产品占比却不高。

这样的市场现状和销售模式,好处是明显的,就是进一步扩大了“佛山陶瓷”的知名度,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在消费者心中强化了“佛山陶瓷”的市场地位。但坏处也是明显的,一些低端的,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也打着“佛山陶瓷”的招牌蒙骗消费者,损害了“佛山陶瓷”的声誉。

打造一个区域品牌不容易,但毁掉一个区域品牌却很容易。尤其是低端产品的泛滥和不规范的恶性竞争,会逐步透支一个区域品牌的含金量。比如云南的黑导游、宁夏的熏枸杞,一旦维护不好,越过底线,将会遭到市场的反噬。到那时再想挽救,已悔之晚矣。

怎样让“佛山陶瓷”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多赋能,少透支,很重要。第一,要重点扶持一批头部企业做大做强,使他们牢牢占据行业的制高点,成为行业的领跑者,由此不断推动产业链的价值创新,为行业树立市场标杆。第二,要通过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革与优化,进一步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实现行业绝大部分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都来自佛山,通过研发创新为产业持续不断地赋能,让“佛山陶瓷”始终处于国内外同行的前列。第三,要适度提高“佛山陶瓷”进入市场的门槛,通过制定地方标准、区域品牌授权、真假品牌鉴别等手段,建立区域品牌的护城河。将那些只耗能、不赋能的低端企业、品牌和产品逐步清理出“佛山陶瓷”范畴,才能让“佛山陶瓷”得以更健康发展。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作者:叶小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