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大屏显示领域LCD技术仍无可替代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2024-11-24 22: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TCL华星不仅致力于优化现有的LCD技术,还在不断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例如Mini LED和量子点技术,这些创新将显著延长LCD产品的生命周期,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近日,在广州华星光电研究院,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LCD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渐增加,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LCD仍将是大尺寸显示屏市场的主导技术。

挺进高世代面板线

在《对话》节目中,李东生谈起他看到的第一块屏是电影银幕。“一个大的节日,大家搬着小板凳就在晒谷场里面看电影。”他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记忆,也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从黑白到彩色,从显像管到液晶,再到如今的OLED,李东生见证了显示技术的每一次飞跃。他提到,中国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北京牌,由天津生产,而TCL通过收购天津中环集团,与这台电视机有了不解之缘。

“中国电子企业要崛起,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李东生表示,当年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缺芯少屏,集成电路和显示屏都大量依靠进口。

2009年,TCL宣布进军高世代线,在深圳投入8.5代液晶面板线,投资245亿元。“当时TCL全部资产还不到250亿元,这是输不起的。这个项目输了TCL就完了。”李东生回忆说。正是这种背水一战的决心,推动了TCL在显示技术领域的突破。

OLED印刷十年磨一剑

在显示技术的创新之路上,TCL选择了印刷OLED作为主要的技术方向。这一选择在当时有很多不确定性。“大家都觉得跟着成熟的路线走,风险小很多,而且成功也更加容易一些。”李东生说,但TCL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印刷OLED技术的研发历时10年,从实验室到商业量产,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李东生表示,TCL在广州开设了第一家印刷打印的OLED实验室,走了整整10年。

“任何企业一定是要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才能够跟上产业发展的潮流。”他说。

在LCD领域,中国企业已无可争辩地取得了领先地位。李东生说:“液晶显示是中国企业在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制造业领域,我们成功地实现追赶超越的行业。”

“竞争是永远存在的。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任何企业一定是要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才能够跟上产业发展的潮流。”他说,未来不可错过,唯有挺身向前。

中国显示产业快速崛起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韩国企业如LGD正在逐步减少对液晶显示领域的投入,转而聚焦于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比如OLED等更为先进的技术。

对此,李东生表示,尽管业内普遍认为新型显示技术可能会在未来取代传统的LCD技术,但从实际应用来看,目前没有其他任何技术能在大尺寸屏幕显示方面超越LCD,尤其是在性价比和竞争力方面。

今年8月1日,TCL科技正式宣布成为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工厂股权竞购的首选买家。随后,在9月26日,TCL科技再次发布公告,明确了将以大约10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LGD广州8.5代线液晶面板厂80%的股份、配套模组厂100%的股份及相关技术支持。这项交易不仅有助于TCL华星扩大生产规模,还将促进中国显示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提升。

在同场节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於光与中国著名显示产业分析师谢勤益共同探讨了中国显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谢勤益表示,中国目前在LCD领域已经占据了全球约70%的市场份额,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马於光认为,中国在半导体显示技术上与世界先进国家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尤其在OLED技术方面,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全球的30%至40%,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些标志着中国显示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向着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迈进。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