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的吃吃 / 玩玩 / 走走|人文天地·南海潮

深圳特区报
2024-10-07 15:20
摘要

不简单的吃吃 / 玩玩 / 走走

假期里你都做什么了?是吃吃,玩玩,还是四处走走?本期我们甄选几部好书,书中虽然写的都是吃吃玩玩走走,无论所涉人、事、物、地,却绝不简单。

《日常的启示:在巴黎知吃思》 栾颖新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9月版

本书是青年作家栾颖新的巴黎生活散文集,作者在巴黎生活7年,对于日常,她有独到的见解,这本轻盈可爱的生活之书,记录了她在巴黎的缤纷四季。本书含三个部分,“知”“吃”“思”,是紧密相连的,也是作者与巴黎这座城市相处的方式。作者通过食物与季节的变化,记录了她在巴黎一整年的日常生活:春天吃笋,夏天吃豆角,秋天捡栗子,冬天必须是国王饼。食物,作为最直观的描写对象,令读者能够非常切实地感受到作者生活的具体细节,同时也能增添巴黎这座名城的独特色彩。

《新井一二三的东京漫步地图》 [日]新井一二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9月版

本书作者新井一二三,是一位用中文创作的日本作家,她的文风清浅自然,又饶有婉趣。在新井的地图上有条橙色的横线——JR中央线铁轨,这条中央线的起点是东京,以横倒的S字形穿越市区,由新宿一直往西到高尾,其中贯穿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神保町旧书店街,《千与千寻》里“油屋”的灵感来源“子宝汤”,《灌篮高手》的故事发生地……看了这本书,只要买一张车票,你就能发现一个更为便利和人文化的东京。

《广东食语》 周松芳 著 团结出版社 2024年8月版

本书是一部聚焦粤菜形成关键期的饮食文化著作,以学术为底蕴,以随笔为表达的特色,通过海鲜、点心、腊味、鱼生、边炉、西餐、月饼等一些表征性的广东食品或饮食方式考证勾陈,以点带面地呈现广东饮食的历史发展,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活色生香的品味诱惑。作者借“一个词是一部文化史”的方式,通过一些关键人物如容庚、郑天锡、傅彦长等饮食生活,考述了粤菜馆在北京和上海的传播发展史,使我们看历史上广东饮食更丰富的面向,同时呈现出粤菜江湖的风雅情致以及粤菜史的文化特质。

《猫鱼》 陈冲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7月版

《猫鱼》 是著名电影人陈冲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作者用一篇篇文章讲述了祖辈与母亲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岁月,“小花”摄制组大篷车的日子,独自踏上异国留学之旅,每一部电影不为人知的幕后……往事经由作者的回望,跃然纸上。作者写的虽是家族故事,却是独特的上海叙事,亦是电影艺术家的传记。

《江苏读本(全新增订本)》 叶兆言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年6月版

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兆言所写的一部江苏人文地理读本,是解读江苏的经典之作,本版是最新出版的该书全新修订本。在作者丰富的叙述中,江苏十三个辖市的繁华背影、盛世气象和历史变迁尽收眼底。以南京、苏州、扬州、徐州、无锡等十三座城市为叙述主线,不仅从地理疆域上交代了一个轮廓清晰的江苏,同时,文化、经济与历史的交织,理性和情感的缠绕,又在这幅文化版图上将这些城市及其构筑的“江苏省”的文化全景勾描出来。

《母亲的料理时代》 蒋勋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6月版

本书是著名作家蒋勋全新散文集,书中作者集中回忆关于母亲厨房里的物与事,蕴含人生智慧。作者以小见大,用“五行”的观念认识厨房,给予生命深意,娓娓道来的生命细节,火候的恰到好处,饮食的恰如其分,皆饱含着去芜存菁、素朴为家的人生哲理,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母亲厨房料理的气味,是我一生学习不完的人生功课。”

《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英]扶霞·邓洛普 著 何雨珈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5月版

本书作者扶霞是著名美食作家,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三十年,著有《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多部作品。在扶霞看来,中餐是技法,是哲学,也是治愈身心的良药。本书中,作者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笔触、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角,从三十道菜出发来谈论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封写给中国美食的情书。

《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年5月版

本书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自然文学作家刘亮程最新散文集。全书分为三章,分别为“菜籽沟早晨”“大地上的家乡”“长成一棵大槐树”,写作视野从脚下的村庄,延伸至大美新疆,再扩展到祖国的大地河山。作者倾情书写植根于日常生活,关于生命哲学、自然哲学与大地家乡的诚挚篇章,以饱蘸着爱的细腻笔触,记录温情的世间万物。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林捷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