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成低碳城市“标签” ,深圳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超1380万人次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廖雪萍 /文 刘羽洁/图
2024-09-21 13:2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绿色出行成深圳低碳城市标签

9月16日至22日,是全国“公交出行宣传周”。9月20日,深圳“2024公交出行宣传周”仪式日活动在福田交通枢纽举行。活动中,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近年来,深圳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公共交通“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应急”体系的能力,已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目前,深圳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1380.73万人次,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7.9%,搭乘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

轨道客运量再创新高,5条地铁新线“蓄势待发”

如今,在深圳,岗厦北、福田等枢纽不仅是客流量大的地铁站之一,更已成为“出圈”的著名城市地标。多元交通换乘、站城融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正深度融入深圳人的生活,让绿色低碳理念植入更多的城市生活场景。

目前,深圳已开通地铁运营线路16条,有轨电车线路1条,运营里程总计567.1公里,线网规模位居全国第五,总客运量全国第四,线网密度、客流强度均位列国内第一。今年以来,我市地铁客流量屡创新高。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我市地铁线网累计安全运送乘客5.7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923.8万人次,均创下同期历史最高客流水平。

今年,深圳的轨道交通“版图”还将进一步拓展,年底将开通5条地铁新线,包括:3号线四期双龙至坪地六联段、7号线二期西丽湖至深大丽湖段、11号线二期岗厦北至华强南段、12号线二期海上田园东至松岗段、13号线的高新中至深圳湾口岸段。新线的运营,未来将进一步推动龙岗坪地、南山科技园、宝安北部等片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市区域组团协同发展,打通更多市民的“绿色出行之路”。

公交轨道双网融合,特色路线彰显城市品质

上学从“家门口”到“校门口”公交直达、看病去医院巴士接驳地铁“最后一公里”、白领清晨坐公交能够“照顾”到早餐......深圳的公交车不仅线路丰富,到达便捷,多样化、人性化的出行服务,更彰显出城市服务的颗粒度和高品质。

目前,深圳已基本形成“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为辅”的大公共交通格局,全市公交日均客运量约225万人次,日均载客里程约186万公里,公交专用道1075车道公里。

近年来,深圳公交发展尤其注重与轨道的双网融合,截至目前,全市与轨道接驳线路数超800条,轨道站点100米范围内的公交站点数超10000座,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覆盖建成区达94.6%。

为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深圳开通了包括产业园区巴士、通学巴士、就医巴士、社区巴士、商圈购物巴士、口岸港人巴士、景区巴士、观光巴士(红胖子)在内的逾千条品质提升类公交线路。同时,推出丰富的“公交+”服务产品,早餐巴士、国潮巴士、潮玩巴士、宠物巴士等都为市民绿色出行带来了“新体验”,打造出更多城市生活“新空间”。

“比如,国潮巴士以国潮文化为主题,融合舞狮、戏曲、英歌舞等国风元素,创造移动的国潮文化展示互动空间;潮玩巴士以潮玩游戏为主题,内部设置多个多功能服务区域,仿佛置身于一个炫酷的游戏街区;宠物友好巴士,是为广大宠物爱好者提供更便捷公交出行服务;公交便民早餐,乘客仅需提前一天在平台上预订早餐,次日乘车时即可凭取餐码在车内取餐等等。”深圳巴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推出的多样化特色服务主题巴士,也正在推动着传统交通工具向商业化消费新平台转变。

出租车品牌升级,打造城市出行新“名片”

出租车是市民个性化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载体。据悉,深圳目前有巡游出租车企业63家,车辆超过2万辆,网约出租车注册平台28家,车辆约12万辆。

深圳持续推动出租车品牌提升,打造城市出行“名片”。深圳巴士集团实行巡游出租车焕新颜,全面升级品牌服务,统一“小黄帽”顶灯,设计IP形象传递安全安心理念,强化品牌形象;开发“深巴出行”小程序,乘客即时评价,完善的补偿赔付机制,保障乘客权益,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服务。

今年,深圳启动建设“安心出行”城市社会化流动救助网络,探索延伸网约车领域社会化急救体系搭建,加快布设AED设备,将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滴滴网约车司机转换为城市应急救援力量,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打造黄金4分钟社会化应急救助体系。

此外,深圳首次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明确共享单车经营者以及投放数额。目前,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共3家,分别为美团单车、青桔单车、哈啰单车。全市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约为36万辆,注册用户总数逾3100万人次,日均骑行量约131万人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接驳和短距离出行需求。

编辑 秦天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李璐 三审 邓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廖雪萍 /文 刘羽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