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就要来了
8月26日
“中秋放假需要调休”冲上热搜第一
与此同时,#今年中秋国庆的假期好像很复杂#这一话题也上了热搜。
网友表示: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最后再上5休1,竟有5周调休!
(剪辑/黎昭欣)
今年中秋节,9月15日至9月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4日(星期六)上班。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原本简单的周末加中秋怎么就变得这么复杂了?”
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按照原计划,如果不调休,14日和15日作为周末正常休息,再加上17日中秋当天放假,总计三天,简单明了,但调休后,虽然名义上也是三天假,但14日却要上班补班,再加上国庆假期调休,竟有5周要调休,让人记不清的节奏。
有网友表示
这样调休很累
不如不调休
有网友算了一下天数
表示9月实际上了21天班
还有网友一下挑明调休本质
为什么还不取消调休?
人社部曾表示,法定节假日假期长短的设置需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我国一年的总假期是115天(法定节假日+周末双休),另外还有5-15天的带薪休假,这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曾参与假期安排建议的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认为,从总量上说,我国假期天数不算太少,每年有近1/3的时间在休假,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欠缺的是法定节假日的落实与保障。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看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增长,人们精神需求提升,旅游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但小假期或者双休并不能满足远距离出行需求。“我们呼吁增加假日总量,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合理优化假日结构,换言之,就是我们更需要长假。”
建议改进调休“凑假”模式
事实上,从全球各国的公共假期来看,中国的假期并不算少。若不计调休,中国的公共假期包括:元旦1天(1月1日)、春节3天(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1天(5月1日)、端午节1天(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1天(农历八月十五)、国庆节3天(10月1日至3日),共计11天,与大部分欧美国家基本持平。不过,在加上职工的带薪假期后,中国职工全年的总假期数便不及全球多数国家。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从需求和供给的对照可以看到,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在时间格局上确实存在提升空间,尤其是下半年的法定节假日太少,假期之间的衔接较差,分布不够合理。
程超功指出,增加法定节假日,特别是下半年的节假日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挖掘:
一个是传统节假日(含重要的历史纪念日)之前不放假的可以考虑放假(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
另一个是针对暑期等旅游消费旺季可以增加专门的假日。
假期高速免费吗?
根据国务院相关通知,高速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所以中秋节假期高速不免费,国庆节假期免费。
好消息:这些人可提前发工资
月工资支付日在1日-7日的小伙伴注意,你的工资可以提前发!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不少单位会在每个月的5日前发工资,这就意味着国庆假期有不少单位9月底就会提前发放工资。
如果要加班的话,加班费怎么算?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加班费不得以实物或过节费冲抵。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加班工资是对劳动者休息休假损失的补偿,属于法定工资报酬的一种,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必须以货币形式给付。因此,安排职工加班,必须依法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实物或过节费来冲抵。
(综合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齐鲁晚报、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发布、公开资料等)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