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天为幕,以城市为景,全民参与,全城共赴。11月21日晚,深圳以一场精彩绝伦的闭幕式,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画上圆满句点。
“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产品出场,粤港澳演员共奏“大湾区交响乐”。
这场独特的落幕秀,既是盛会的尾声,更是共谱大湾区携手发展盛景新篇的序章。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何龙 焦子宇 赖犁 张程 剪辑 陈景云
“一张白纸破水而出” 的创意舞美,呼应深圳经济特区“在一张白纸上绘就45年辉煌”的发展历程;文体展演的6个段落里,科技元素、岭南韵味与大湾区人文风情深度交融;6至8米深的真水区域里,花样游泳与水下编队表演如梦似幻;创意圣火熄灭环节更添诗意遐想…… 每一束光影、每一段旋律、每一帧画面,都藏着巧思与深情,让人不忍错过。

十五运会闭幕式现场。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赖犁 摄
盛会镌刻全运史上的崭新坐标。十五运会注定载入史册:赛事成绩上,创造8项世界纪录、5项世界青年纪录、13项亚洲纪录、10项亚洲青年纪录、14项全国纪录,7项全国青年纪录,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田径、游泳等项目频现“世界级别”突破;办赛模式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公路自行车、深港马拉松等赛事跨越三地,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无感通关”;资源利用上,践行绿色理念,超九成场馆由原场馆改造升级而来,实现全运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每一项突破都像一枚勋章,为全运会历史增添了鲜活的湾区注脚。

广东队选手彭翠婷打破抓举世界纪录。图源:莞宣
盛会彰显中国体育的蓬勃气象。赛场内外,活力与风采交织:竞技赛事中,马龙、苏炳添等老将坚守初心,于子迪、张展硕等“05后”“10后”小将掀起青春风暴,31个代表团夺得金牌、35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展现人才梯队厚度;群众赛事里,1.1万名“民间高手”参与23个大项角逐,“全民全运”理念深入人心;办赛保障上,2858人次兴奋剂检查零违规,智慧交通调度护航赛事,老场馆焕新惠民,彰显东道主高效办赛能力;市民观赛时,文明助威、绿色出行成风,尽显城市素养。这一幅幅图景,正是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河北队13岁小将于子迪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 新华社发
盛会奏响湾区融合的同心乐章。十五运会是三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实践场:交通路网优化、跨境赛事顺畅,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反兴奋剂工作三地同标、火炬传递四城同步,达成规则标准“软联通”;开幕式三地代表团同入场、赛场边三地观众共呐喊、开闭幕式三地演员齐演绎,深化情感认同“心联通”。香港首获游泳、击剑等项目全运金牌,澳门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三地在赛事协作中磨合、在文化交融中同行,让“大湾区一家亲”成为生动的现实,为三地同心向未来筑牢根基。

参加全运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的选手们在赛道上奔跑。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赖犁 摄
当“星辰大海”的光芒照亮海天,全运赛场的精彩呈现会按下暂停键,但体育的火种、湾区的共识将永远延续。十五运会闭幕不是终点,而是大湾区携手开启新航程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一家人”,向着更紧密的融合、更灿烂的未来扬帆远航!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