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竹韵,英德“双轮”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黄振生 刘海军 林晏伟
2024-08-20 11: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英德西牛麻竹笋综合产业可望率先突破100亿元。

英德市结合实际,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以有前所未有的力度,全力打造英德红茶与英德西牛麻竹笋两大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据预测,今年英德红茶综合产值可望突破90亿元,英德西牛麻竹笋综合产业可望率先突破100亿元。

茶农在采茶

英德是中国红茶之乡,为把红茶打造成重要富民产业,近年来,英德市紧紧围绕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发展目标及清远市委市政府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总体部署,发布了《推进英德红茶创百亿产业实施方案(2023-2025)》,唱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推动加强英德红茶种业、种植、加工、物流、平台、品牌、标准化、市场、文化、产业融合、科技、人才和产业政策配套等建设,加快打造英德红茶百亿产业。

目前,英德红茶达18.16万亩,共有茶企758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清远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新型经营主体茶叶专业合作社187家,具有SC认证资质茶企127家,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英德红茶连续13年入选茶业百强县域(全国重点产茶县),并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称号。2024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7.73亿元,位居广东省第一位,全国红茶类第二位。被誉为“世界高香红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底综合产值可望超过90亿元。

在另一片绿意盎然之中,西牛麻竹笋已成为英德乡村振兴的另一张闪亮名片。

英德西牛笋厂的工人在装包笋制品

英德种植麻竹笋历史悠久,麻竹笋被当地人称为“剥皮黄金”。主要分布在西牛、石灰铺、石牯塘、水边、大湾、九龙、连江口等一带,英德西牛麻竹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英德西牛麻竹笋种植面积达86万亩,全市有麻竹笋企业(合作社)199家,麻竹笋粗加工及收购点429个,共引进龙头企业3家,成功培育本土麻竹笋龙头企业11家。并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镇域产业园平台建设为抓手,重点扶持精深加工产业项目,大力培育“麻竹笋+”预制菜产业,研发出竹叶茶、竹精油等产品和“笋+鱼”、“笋+清远鸡”等预制菜。据清远海关统计,日本市场上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其中笋干产品占比达到95%以上。近三年,从清远地区出口麻竹笋及其制品达1083批次,重量超1.7万吨,货值超6亿元人民币。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黄振生 刘海军 林晏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