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调查会时需不需要自己亲手做记录?这好像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但毛泽东认为,“自己当记录,这是调查的一个要点。”因为每个人的记录习惯、归纳能力、选择水平不一样,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记录起来就有不同的呈现。同时,做记录的过程也是组织材料、归纳要点、强化记忆的一个过程,这对调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提升记录能力乃至调查能力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里总结的七个方面“调查的技术”第七个方面指出:
要自己做记录
调查不但要自己当主席,适当地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毛泽东在寻乌通过开调查会这种方式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个原则。他在《寻乌调查》的前言里写道:“我们的调查会,就是我和以上十一个人开的,我做主席和记录。”据参加了总结调查会的刘淑士回忆,“当时开会时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有签到,毛泽东同志亲自口问手写……”通过自己亲手做记录,毛泽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形成了十几万字的调查笔录。
1931年2月,毛泽东利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的间隙,由古柏协助,在宁都小布将这次调查得来的材料整理成近8万字的《寻乌调查》。1982年,《寻乌调查》编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一次公开发表。从1931年成稿,到1982年发表,经历了半个世纪,《寻乌调查》终于出现在世人眼前。
当我们阅读《寻乌调查》,一次次都为它而惊叹。里面记载的一些话,比如“国民党没有用,出了钱不能保命,出到苏维埃还可保命”“若不是土地革命我们没有书读”“我家是有进没出的”等等,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就感受到当时各个阶层对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分田问题、婚姻问题的态度。同时,《寻乌调查》记载的《月光光》歌谣、批田的“赁字”、卖儿子的“过继贴”等等,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史料文献。
1930年5月的寻乌是幸运的,它被毛泽东这个东方巨人选择为深入调查的对象,通过毛泽东的千钧之笔,以一种永恒的方式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寻乌调查,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在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坚定地喊出那句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