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之四:要定调查纲目

读特客户端
2024-08-14 09:07
收录于专题:深读寻乌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准备工作对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准备工作对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正确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事先确定调查方向,列出调查纲目,这样真正开始调查时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里总结的七个方面“调查的技术”第四个方面写道:

要定调查纲目

纲目要事先准备,调查人按照纲目发问,会众口说。不明了的,有疑义的,提起辩论。所谓“调查纲目”,要有大纲,还要有细目,如“商业”是个大纲,“布匹”“粮食”“杂货”“药材”都是细目,布匹下再分“洋布”“土布”“绸缎”各项细目。

毛泽东在《寻乌调查》的前言里写道:“寻乌调查是1930年5月四军到寻乌时做的,正是陂头会议之后,汀州会议之前,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在做寻乌调查时,对于自己想考察哪些方面、解决什么问题,毛泽东胸中自有丘壑。

《寻乌调查》共五章、三十九节,章下有节,部分节下设目,有的目下面还分了细目,从体例上来看设置得科学合理。主体部分是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应“商业状况”、“富农问题”两大主题,从内容分布上来看也排布得当。

如《寻乌调查》的第三章——《寻乌的商业》,它的调查纲目围绕商业共分八节,内容涉及寻乌的进出口货物、寻乌的重要市场、寻乌城等方面,主题突出、一目了然、记录详细。读完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寻乌与邻近县之间、寻乌全县各重要圩场、寻乌的经济核心区域的商业状况,从而看到寻乌商业的一个完整剖面。

对寻乌城这个市场,毛泽东的观察十分细致。他列举了盐、杂货、油、酒、水货、药材、黄烟、伞、木器、豆腐、爆竹等货物以及各家商店情况;裁缝、理发、打铁、打首饰、打洋铁、修钟表等各种手工业情况;以及寻乌城圩场的米、柴火、猪肉、猪子、鸡鸭、竹木器、小菜、鱼、糖、水果等生意项目。看完他的叙述,读者仿佛“穿越”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寻乌城逛了一遍。

对各种商品,他还一一列举出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如盐分潮盐、惠盐;糖分为白糖、黄糖、冰糖、橘饼各种;布匹有土布、竹布、竹纱、绸缎、呢绒、夏布等。

通过寻乌调查如此深入、全面的商业考察,毛泽东对商业状况已经从一个自称的“门外汉”变成公认的“专家”了。同样,通过对寻乌旧有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深入考察,毛泽东也据此全面了解了中国的富农问题,从而为我们党制定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找到了依据。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