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假期没人照看,以及一日三餐没人看管。日前,13岁男童小杰(化名),就因为在家“想吃就吃”,每天油炸食物不离手,结果吃出了急性重症胰腺炎,一度生命垂危。
男孩“暴饮暴食”
引发急性重症胰腺炎
小杰(化名)是一名13岁的男孩儿,平时在学校生活作息都挺规律的;一放暑假,小杰从老家来到深圳,胃口特好的小杰就放开了吃,尤其喜欢吃油炸食品,也爱喝碳酸饮料,几乎整天嘴巴都没闲过。经过1个多月的吃吃喝喝,小杰的体重也是蹭蹭蹭地往上涨,不知不觉居然上涨了10kg。尽管身高才166cm,但小杰的体重却达到了74公斤。家人觉得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加上平时在寄宿学校,来深圳就当改善伙食了,所以也就没特别督促小杰减肥。
经过连续的暴饮暴食后,小杰终于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小杰只是消化不良,或者胃不舒服,就没特别注意,只是提醒小杰要注意控制食量,同时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两天过后,小杰的症状不仅没有改善,腹痛反而越来越剧烈,还伴有呕吐。家人立即将其送到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治疗。
接诊的儿科副主任医师王艳丽对小杰进行询问病史及查体,高度怀疑其为急性胰腺炎,于是迅速完成抽血、全腹ct等相关检查,同时给予禁食水、生长抑素抑酶、护胃、抗感染、补液等治疗。王艳丽介绍,重症胰腺炎的孩子,如果延误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进展快,入院第2天小杰就演变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不出所料,小杰入院第二天病情进行性加重,腹痛不仅没有缓解,且合并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诊断考虑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重症),合并有急性腹膜炎、腹腔积液、脾梗死、胸腔积液、支气管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凝血功能异常、低白蛋白血症,随时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小杰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其他器官功能已经受损,晚来一步估计真的就没了。”王艳丽介绍,急性胰腺炎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持续的、不断加重的剧烈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严重可引起心、肺、肾、肝等多器官的损害和衰竭,如果不及时就医,还会危及生命,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非常高。
华南医院儿科立即组织了多学科会诊,邀请肝胆胰外科、介入血管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中心等多学科医护人员通力合作,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留置鼻胃空肠管,保证营养,并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腔干动脉置管术,行区域动灌注治疗,提高胰腺区域药物浓度,同时加强抗感染、输注血浆、白蛋白等治疗,依次处理各种并发症。
与刚入院时(左图)相比,经过10多天治疗后小杰(右图)已转危为安,体重也降了下来。
在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儿科医护团队及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经过10余天的诊治,小杰目前转危为安。回想起自己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小杰心有余悸,除了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外,他说,“以后再也不暴饮暴食了!”。
儿童也会患胰腺炎
控制饮食是预防发病的关键
“急性胰腺炎是典型的节日病,因为孩子暑期放假在家,家长放开管制,让孩子想吃就吃,也成了急性胰腺炎的高发期。”王艳丽介绍,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和成人略有不同,成人多以胆石症、大量饮酒、腹部外伤、暴饮暴食等为主要病因,儿童多为暴饮暴食、过食油腻等为常见诱因。
孩子因为还达不到成人的自控意识,所以往往容易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高油脂的食物,导致消化不良。因此,王艳丽提醒,胰腺炎重在预防,家长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暴饮暴食,保证三餐规律,七八分饱即可,少食刺激、油腻的食物,加强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瘦肉等,口渴时最好还是喝白开水,含有高糖、高脂的饮品并不能代替水。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腹痛剧烈,伴有呕吐,且呕吐后腹痛不能减轻,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病因。早诊断、早治疗对胰腺炎患儿至关重要。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