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近年来,深圳逐步健全完善医保公共服务体系,织密服务网络,优化群众在就医办事过程中的体验,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扩大医保覆盖面,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1700万
参保是百姓获得基本医疗保障的前提,近年,深圳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推广线上办理渠道,鼓励全民参保,实现参保缴费随时随地办理。
“刚来深圳时不了解医保政策,总担心没有在当地参保就负担不起看病买药的费用,轻易不敢进医院。”来自湖南的网约车司机吴大哥告诉记者,后来他才知道,在深圳灵活就业的外地人也可以通过个人身份参加医保,享受相应待遇,“而且网站上就能办理参保,非常方便。来了就是深圳人,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
据悉,深圳实施非深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深圳像吴大哥这样的近20万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此外,去年10月后,深圳取消了非深户籍在园在校学生参保限制,让所有学生公平享受医保权益;对低保户等困难人员,由政府资助参加居民医保,实现“应保尽保”。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723.20万、居全省首位,参保率达96.86%,提前完成国家、省医保“十四五”规划目标。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办理业务有“医靠”
如何开通医保电子凭证?看完病后,不清楚医保到底怎么报销怎么办?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人流量最大的门诊大厅,有这样一个医保服务e站格外显眼,这里的专职人员能够为患者“零距离”办理医保结算问题、异地就医备案等14项医保业务。
“以前很麻烦的问题,在这里都变得简单了,多亏有这样的服务站点。”近日,王女士因咳嗽变异性哮喘入住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在准备出院结算费用时,竟发现无法正常使用医保报销。面对一大笔可能需要自掏腰包的住院费用,王女士顿时慌了神。
过去患者在遇到这类难题时,往往需要特别前往专门的医保经办窗口咨询。而如今,得益于医院内医保服务e站的便捷服务,工作人员手把手帮助王女士迅速查明了医保报销异常的具体原因,高效解决问题。据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保服务e站服务种类齐全,自启用至今累计咨询达7000余人次。
近年来,深圳积极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全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陆续建成了1804家医保服务e站,市民可以随时进行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和业务办理,“一站式”解决医保问题。
多元化医保结算模式,支付迈入“刷脸时代”
“在机器面前看镜头,‘唰’一下就用医保成功支付了药费。”在北中医深圳医院的门诊大厅,患者王先生正在体验新升级的医保终端服务。
据悉,该服务以“医保智慧终端”为载体,将“刷脸支付”覆盖建档、挂号、预约、缴费等就诊流程,患者仅需几秒便可完成医保支付操作。
在过去的医保支付中,患者需要携带医保卡或使用智能手机,而在更新后的智慧医保系统中,患者无需携带任何资料,靠“刷脸”就能轻松办理门诊就医和住院服务。
从“刷卡刷码时代”到“刷脸时代”,深圳积极推动医保码和医保移动支付落地应用,在全省率先探索刷脸就医,实现了医保结算模式多元化,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购药等待时间,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周国和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