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坪山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吴璇玲 文/图
2024-06-20 09: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通过系列新动作、新思路、新探索,坪山区从一个后发城区,首次进入创新全国百强区榜单,走出一条迈向“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突围新路。

在比亚迪全球总部,总装车间每6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大街小巷,自动配送车、无人驾驶“的士”来回穿梭;在马峦山下,古朴客家围屋邂逅戏剧文化焕发新机……一幕幕场景,是坪山区奋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鲜活切面。通过系列新动作、新思路、新探索,坪山区从一个后发城区,首次进入创新全国百强区榜单,走出一条迈向“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突围新路。

自“百千万工程”部署以来,坪山区以头号工程力度扎实推进,积极向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借脑集智,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坪山样本的“1+3”顶层设计规划,坚持创新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城区风貌品质提升,坚持改革赋能,推动对口帮扶协作焕发新气象。近日,坪山区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结果“优秀”等次。

创新引领 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推进“百千万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重中之重。从“大工业区”迈向“工业强区”,坪山区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挺起县域经济坚实脊梁。

走进位于坪山区的湾区智能网联试验场,近20台无人小车穿梭其中,在这里开展智能驾驶国标测试、智能驾驶欧盟出口认证测试等。试验场测试服务部部长李德海介绍道,试验场的启用,填补了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智能网联专业测试场地空白,补齐了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吸引更多行业企业来到坪山集群发展。

一个个重大平台的落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比亚迪一举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荣耀全球研发中心全面投用、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一期厂房封顶、引进落地复星医药大湾区总部等69个优质项目……坪山区“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坪山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随着中汽中心、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创新平台一一落户,携手中南大学等高校共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新载体,城区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创新活力的迸发,激活了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2023年坪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9%,以上四项增速均位居全市各行政区(新区)第一。

真抓实干 城区风貌焕发新气象

青山环绕、绿水依依,走进马峦山下的长守村,仿佛来到了一处都市之内的“世外桃源”:客家村落变身国际范十足的戏剧谷,一个个文创空间各具特色,民宿、餐厅、咖啡厅等应有尽有。这是坪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采取“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模式,推动江岭长守整体提升,既健全坪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成为重要民生工程。

“杂草荒地建成了小公园,居民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戏剧谷的建设,还会对促进居民就业、壮大集体经济有所帮助。”坪山长守股份合作公司副董事长江立强见证了村里发展的日新月异。

长守村的变化不是个例。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坪山不断补齐县域发展短板,下大气力做好环境综合整治、风貌管控提升、县镇村绿化美化等方面工作。一个个花园小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城中村完成整治,马峦山郊野公园、坪山区儿童公园、头陂公园串珠成链,市容市貌、文明治理、绿美建设日日迭新,居民走在街头就能邂逅“美丽惊喜”。

一系列均衡公共服务和优质配套也在加快推进:文体进“四区”打通公共文体服务最后一公里,足球“街超”燃动湾区,“百千万工程”公益巡回赛足迹遍布广东省内30余个不同县镇村;坪山高铁站升级为深圳东部综合交通主枢纽,“四大名校”基础教育资源齐聚坪山,区中心医院高标准建成、高水平运营……“软硬件”双提升,让一个宜居宜游的幸福城区在坪山渐成。

改革赋能 “山河湖”对口合作添新招

走进陆河高新区的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区,比亚迪生产线全速运转,展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另一边,由坪山区推动的陆河震雄精密设备制造加工产业园项目,作为深圳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有序转移的典型代表亮相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签约仪式,共同奏响了区域协作产业共兴的“交响曲”。

在陆河县委常委、副县长、深圳对口帮扶陆河县工作组组长钟伟业看来,产业协作是开展对口帮扶的关键,有利于大大增强帮扶地区的“造血”功能。

建立深圳市坪山区汕头市龙湖区“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区、挂牌成立汕头龙湖(坪山)协同创新交流中心……坪山区全面理顺体制机制,深化“山河湖埠”全面合作,推进双向“飞地经济”模式,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链主+配套”“生产+服务”等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态势。

为激发产业协作的更多可能,坪山区用改革思维赋能“双招双引”,创新打造产业协作发展的抱团模式。将陆河县、龙湖区飞地产业园区纳入坪山区统一招商引资平台,在坪山区的招商推介活动中采取联合招商等形式予以重点推介,通过联合省外资源,深度实现“山河湖”市场共享、资源互补、园区共建、产业互兴。

抱团发展、机遇广阔。“联合招商的模式,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省内外资源,更增添了我们对产业对口协作的信心,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探索了有益路径。”龙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刘敬潮表示。

远处是“山河湖”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近处是坪山居民身边一个个可感可知的生动变化,乘着“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吴璇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