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出‘快行动、争一流’的精神状态,这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制胜关键。”在6月5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快行动、争一流”,六个字看似寻常,但对中山今年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却有特殊的意义。
—— 【一】 ——
六月的珠江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深中通道,迎来了通车前的最后冲刺。
从2016年开建到2024年通车,对于渴盼深中通道的人们来说,等待的时间可谓漫长。但作为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而言,7年多的施工建设期,又如白驹过隙般迅捷。天时人事日相催,“狂奔”的世界级工程,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旁观者。
常言道,机遇是流动的资源。抓住一次机遇,就可能赢得一次跨越;错过一个机遇,就可能落后一个时代。立足大桥之下,中山应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
从外部看,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奋进高质量发展,“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处处涌动;大湾区兄弟城市摩拳擦掌、你追我赶,承接深中通道利好,不独中山有之。在这场激烈的竞速比拼中,一旦稍有懈怠,就将“一篙松劲退千寻”,深中通道也可能成为“深中过道”。
从自身看,近年来,中山直面历史遗留问题,以改革冲破发展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逐步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但由于历史欠账还比较多,面临的困难比别人更大,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我们仍要下定决心、鼓足干劲,沿着既定目标方向勇往直前。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事关中山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是中山补上高质量发展这一课必须紧紧扭住的关键工程、系统工程。其实施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中山在区域竞合发展中的地位和能级。未来美好,但不是唾手可得,需要我们不懈奋斗。一旦行动慢了、要求低了,都有可能从“时间差”掉入“时代差”,再难实现追赶跨越。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唯有“快行动”,中山才能真正驶上“黄金大道”的快车道;唯有“争一流”,中山才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
—— 【二】 ——
“快行动、争一流”,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作风要求。中山各项工作突围破局,正是以此为根本遵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直面历史问题,带领全市上下“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坚定不移打赢打好干部转作风、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没有“快行动、争一流”,
>>>就没有屡创审批纪录的“中山速度”,没有企业家由衷认可的营商环境;
>>>就没有“工改”3.6万亩土地整备成果,没有中山制造业当家的坚实支撑;
>>>就没有排除万难、铁腕治污,没有一条条黑臭河涌水复清、岸复绿、景复美;
>>>就没有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花落中山,更没有深中“六个一体化”的步步推进。
从南中城际“变不可能为可能”顺利动工,到中创、三花、明阳、华帝等招商引资、增资扩产项目一锤定音;从新春前后率先跨省“抢人”,到“妈妈岗”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一桩桩案例充分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快行动”,什么时候就能把握先机、占据主动;我们哪项工作“争一流”,哪项工作就能做出特色、见大成效。
2023年是“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一心、团结奋进,以头号工程力度,锚定市委强镇兴村富民“13388”行动目标任务,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起势有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实施“百千万工程”要求很高、责任重大。全市上下都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拿出“快行动、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在各战线各领域奋勇争先、赛龙夺锦,坚定夺取一仗接一仗的胜利。
—— 【三】 ——
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中山今年怎么干?
新鲜出炉的施工图——《2024年中山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了7大部分、44项任务。
立足“抓手”,明确要大抓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6个“大抓”;
立足“怎么抓”,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典型引入、考核监督、宣传引导等4项举措,要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加快培育一批典型镇、村,集中资源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回到“百千万工程”的初衷,源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补上的最大短板。中山实行“市直管镇”行政体制,发展的主战场在镇村,由于城乡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镇域经济的长短板、优劣势同样十分突出。
以数据为例,2023年,除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火炬和生态保护区的五桂山等特殊功能区外,全市GDP最高的小榄镇是最低的神湾镇的17.6倍;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第一名的小榄镇永宁社区,是收入靠后的民众街道多宝社区的146倍。城乡区域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布局,更是差距甚大。
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叶而知秋。显而易见,中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症结在于镇村发展不充分。努力弥补短板、缩小差距的过程,就是释放潜力、激活动力的过程。为破除这些问题,中山今年再次向短板“宣战”:
>>>针对农村收入差距问题,提出要实施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行动,纵深推进市域内帮扶协作,推行“市镇国企+村集体+社会资本”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强村公司,探索推动农用地统租统管,做大做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针对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动员社会力量“见缝插绿”,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打造具有岭南风情的精品城市、美丽中山。
>>>针对文旅缺乏爆点问题,提出要加快农文旅特色化、高端化发展,集中资源力量高标准建设环五桂山农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布局乡村酒店(民宿)集群、美食文化集聚区,携手深圳打造更具影响力、号召力的旅游精品。
>>>针对城乡功能品质不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问题,提出要办好“村BA”、金色大地音乐会、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将古祠堂、古建筑等改建成“香山书房”,成为传播现代文明的礼堂,让群众在“百千万工程”中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待突破问题,提出要深化扩权强镇、强镇扩权改革,构建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深化拓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加快城乡融合,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百花齐放、拢指为拳。新的一年,中山对“百千万工程”的精心部署,是着眼现实、对症下药,也是触及内在灵魂,呼唤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任重道远自当扬鞭奋蹄,时不我待更须只争朝夕。“一年开局起步”之后,进入“三年初见成效”阶段,要实现“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眼下最需要的是“快行动、争一流”。让我们以此自励自省,拿出争优争先、不甘人后的实干精神,以更大的力度、更精准的举措、更有效的实践,向着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迈进,不断提升这座城市的韧性、后劲和潜力,去追逐更加远大的目标。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17
5级大风航拍邂逅深圳西部绝美日落盛景 4月22日,哪怕面临着5级大风的挑战,我依旧无畏前行,用航拍镜头捕捉了深圳西部那震撼人心的日落景象。画面中,广深沿江高速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城市与大海的脉络,在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远处,无垠的大海与天空相融,波光粼粼,尽显辽阔与深邃。而画面右侧,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仿佛穿梭于天地之间,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大自然与城市的和谐之美,希望这份独特的视觉盛宴能带给你心灵的触动。 据悉,4月23一25日广东省将迎来汛期首场暴雨过程。25日深圳(含深汕)将出现局部暴雨伴强对流天气过程。#读特小记者#
00:30
一年级读特小记者小试身手!亲手制作香甜南瓜饼 今天,我这个读特小记者化身“小小厨师”,在厨房里完成了一次超有趣的挑战——亲手制作南瓜饼! 我先和妈妈一起挑选了圆圆的南瓜,把它洗干净、削皮、切块,再放进锅里蒸熟。看着南瓜在锅里慢慢变得软软的,我心里可期待啦!南瓜蒸熟后,我用勺子把它压成泥,加入香香的糯米粉、甜甜的白糖,揉成面团。面团软软的,摸起来可舒服了!接着,我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压扁,还在上面按出了漂亮的小花图案。最后,把做好的南瓜饼放进锅里煎至两面金黄,不一会儿,厨房就飘满了甜甜的香味! 咬一口自己做的南瓜饼,又软又糯,甜丝丝的,比买的还好吃!这次制作南瓜饼的经历太有意思啦,我不仅学会了新本领,还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以后我还要尝试做更多美味的食物,和大家分享我的“美食小成就”!#读特小记者#
00:56
图腾影视😁😁😁😁
《滩涂上的翡翠森林》 #读特小记者# 在深圳的怀抱中 有一片神奇的红树林 宛如绿色的梦境,静谧而安详 高大的树木,肩并肩 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穹 叶子在风中,轻轻吟唱 诉说着古老而新奇的故事 阳光洒落,金色的光线 穿过枝叶的间隙 在地上描绘出,奇妙的图案 那是光与影的交响 海边,海浪轻拍沙滩 如同温柔的摇篮曲 红树林矗立于此,坚定不移 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天地 在这片绿洲,自然的奇迹 白鹭翩跹,海鸥翱翔 在蔚蓝天空下自由地歌唱 我深爱着这片深圳的红树林 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礼物 蕴藏着快乐,蕴藏着美好 在我心中,永远璀璨夺目
#读特小记者#今天我来到深圳大剧院欣赏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这场舞剧太精彩啦,像一阵旋风,把我卷进了一个充满侠义与梦想的世界。 一开场,舞台上的场景就像电影里的老香港,街道、店铺都很逼真。灯光一亮,演员们登场,他们的动作又快又有力,一招一式,看得我眼睛都不敢眨。我最喜欢的是叶问和其他门派掌门比武的片段,叶问的咏春拳,一会儿像流水一样流畅,一会儿又像闪电一样迅猛。其他掌门的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和太极拳也各有特色,螳螂拳的动作像螳螂捕猎,又快又狠;八卦掌的脚步轻盈,转来转去;八极拳刚猛有力,每一下都像是能把空气打碎;太极拳则慢悠悠的,却感觉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对决,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看得我热血沸腾,忍不住和观众们一起鼓掌叫好。 除了精彩的武术动作,这部舞剧还有很感人的地方。叶问的妻子生病了,叶问不得不离开她去打拼,他们离别的场景,让我心里酸酸的。还有猪肉荣为了保护叶问,勇敢地挡下了坏人的枪,叶问抱着他痛哭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这些情节里,我看到了叶问的无奈和悲伤,也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舞剧里还有一条关于电影剧组的故事线,虽然一开始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看到后面,我发现这条线和叶问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剧组的人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坚持,这种精神和叶问练武、开武馆的坚持是一样的。这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梦想,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看完《咏春》,我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传统文化了。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舞蹈和武术,还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要勇敢、善良,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以后也要像叶问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