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又一部“深圳出品”的文艺精品——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登陆北京。当晚,中央歌剧院剧场内,观众席反响热烈,掌声不断。该剧也成为继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深AI你》之后,又一部进京演出的深圳原创文艺力作。
话剧《叩响》由深圳市委宣传部、赣州市委宣传部、龙岗区委宣传部、寻乌县委宣传部等单位推动创排,集合了来自北京、深圳、江西等地的多位戏剧界名家和一众优秀演员参与创作。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推出该剧,不仅是深赣两地为祖国献礼的共同心声,也是深寻支援合作成果的具体展现,更是“深圳出品”原创文艺精品打造的新模式,彰显了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统领文艺工作,创新培育文艺新质生产力,勇担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勇当新时代新文化先锋,努力打造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努力为全国、全省文艺工作繁荣发展作出深圳贡献。
图片源自深圳龙岗发布
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打造精品
《叩响》是以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在江西寻乌开展社会调研这一史实为原型,以寻乌当时风貌为画卷,以毛泽东同志对寻乌具体问题的观照为视角,勾勒出当时中国的革命现实。随着故事的展开,观众追随毛泽东同志走家串户在寻乌开展调查的脚步,一步步了解这座典型的中国内陆县城彼时的社会情况,并最终通过实事求是地推出政策、解决矛盾,得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总导演姜涛告诉记者,为把这样重大历史题材的话剧演好,创作团队多次到寻乌进行调研,也在北京请了很多党史专家讲课。“例如舞台布景,就是把马蹄岗、毛泽东同志住过的地方、红四军前委的指挥所等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舞台。这一部戏今天能够演出成功,也是创作团队注重社会调查、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成果。”
姜涛表示,通过这一次与深圳团队的合作,对深圳速度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他说,《叩响》的布景比较庞大复杂,舞美形象变化多,空间形象也很丰富,按照一般情况,布景制作至少需要18天,但深圳的团队只用7天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这部戏集合了非常好的作者和剧本、非常好的演员、非常好的导演团队和舞美团队等。深圳的文艺特别棒!”他兴奋地表示,他个人对这部戏的期待全都实现了。
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打动人心
编剧唐辽告诉记者,剧名《叩响》的灵感来自寻乌调查纪念馆里一幅巨大的油画,画面就是毛泽东同志夜访群众时敲门的场景。“他叩响了老百姓的家门,老百姓愿意跟他交流问题,所以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形成正确的路线,最终叩开中国革命胜利的大门,叩响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大门。”被问及《叩响》要传递的精神是什么?唐辽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京城观众与主创团队产生了强烈共鸣,演出结束后,多位观众热情地畅谈观感。
“这部戏是生动形象的党的理论教科书。”国家京剧院原院长、中国演艺协会副主席宋官林说,“该剧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叩响了我们的心灵:必须要重视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初心和真谛,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触景生情,非常感动。”同时,他也对该剧创排的巧思十分喜爱,除了舞台布景中颇有代表意义的各种“门”的形象,还有高超的转台和景致切换,在他看来都富有深意。
北京市民李林夏一家三口齐动员来看戏。他作为一名“60后”,认为这样有思想性的话剧,对当下很有启示意义,希望市场上出现更多革命题材的精品话剧,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更好地了解历史。他的女儿李皓月则表示,作为一名“90后”也很有兴趣观看这样红色题材的话剧。她日常从事编剧工作,从专业的角度评价,她认为剧本结构很好,演员情绪饱满,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剧中独白的设计,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情节背后的意义。
融合优质资源探索“文化帮扶”新路
“观看后很感动,很兴奋!能把《寻乌调查》拍成一部话剧,我觉得很意外,但印象非常好。”武警总部电视艺术中心原主任陈胜利对主创团队的创造力赞不绝口,“将这样一段已经久远的历史在舞台上呈现,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叩响》的主创团队汇聚了来自北京、深圳、江西三地的戏剧名家,同时也调动了深圳、赣州两地的地方艺术团队参演,搭建了深圳、寻乌两地与国内一线戏剧主创合作的平台,是探索“文化帮扶”创新模式的重要体现。
在了解到近年来深圳对寻乌的对口支援工作后,陈胜利认为,通过这部话剧宣传寻乌,不是单纯的一个文旅项目,更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我们的团队也希望去深圳、去龙岗,去感受岭南文化,去见证和参与深圳的发展。”
深圳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维斌随团队北上观演。他表示,作为深圳戏剧人,在中央歌剧院看深圳和寻乌共同创作的戏,特别激动。“深圳、龙岗和寻乌,有特殊的关系,支援合作的因缘促成了这样的一部精品,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融合很重要。未来深圳应该积极与全国各类的戏剧资源进行深度的融合,推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深圳出品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叩响》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推出,不仅是深赣两地为祖国献礼的共同心声,是深寻支援合作成果的具体展现,同时亦是“深圳出品”原创文艺精品打造的新模式。在深圳孕育出舞剧《咏春》等一系列原创精品之后,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的推出,是深圳联手帮扶地区文艺资源共同推出的又一文艺力作,将进一步厚植文艺沃土、涵养文艺生态,生动彰显深圳的文化活力与魅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