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赣合作出品历史题材话剧《叩响》在深首演获成功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龙轩 文/图
2024-05-09 20:43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9日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赣州市委宣传部、龙岗区委宣传部、寻乌县委宣传部共同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在龙岗文化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

5月9日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赣州市委宣传部、龙岗区委宣传部、寻乌县委宣传部共同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在龙岗文化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该剧根据毛泽东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展寻乌调查这一史实创作,以毛泽东对寻乌的观察为视角,集中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政治智慧和卓越洞察力。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该剧不仅展现了深赣两地为祖国献礼的共同心声,同时也是深寻支援合作成果的具体展现,更是“深圳出品”原创文艺精品打造的新模式。首演结束后,观众席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聚焦寻乌调研,聚力打造“深圳出品”原创文艺精品

话剧《叩响》的创作是贯彻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有关工作部署,深圳联合赣州合力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其聚焦寻乌调查,着力还原寻乌当时的风貌,深入挖掘实事求是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刻画了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人物形象,揭示了剧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重大问题的思索,展现了其坚持走群众路线,勇于走出一条革命新路的艺术形象。

话剧《叩响》的推出是深圳在孕育出“口碑票房双丰收”“出圈出海创新篇”的舞剧《咏春》,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携手世界顶尖力量德国汉堡国立歌剧院联合打造的深圳版歌剧《卡门》等一系列原创精品之后,深圳联手帮扶地区文艺资源共同推出的又一文艺力作,这也将为祖国75岁生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该剧创排巧思不断,道具设置、舞美设计、音乐创作颇具风格。剧中把颇有代表意义的“门”确立为演出的总体形象。演出中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门”象征着毛泽东进行寻乌调查时叩响的工人之门、农民之门,也是历史上受苦的人民群众之门。导演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舞美和音乐中。舞美设计较真实地还原了寻乌当地的风土人情,让观众仿佛置身当年的寻乌。音乐创作方面,曲目元素多来自江西当地的民歌,通过重新作词编曲,融合运用大量当年苏维埃革命实践和斗争相关的交响乐,形成了原创话剧舞台艺术创作中又一新亮点。

深寻合作开创文艺创作新模式,不断激发文艺人才队伍活力

该剧创作历时近1年,剧中汇聚了国内一流专家学者与戏剧人共同参与创排。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宝珍担任文学顾问,国家一级编剧李宝群担任剧本指导,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金狮导演奖”获得者姜涛担任总导演。深圳本土编剧,曾多次获得中国戏剧奖、中国戏剧文化奖的唐辽担任编剧。演员阵容方面,毛泽东的扮演者赵旭,曾出演总政话剧团“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从湘江到遵义》里的毛泽东形象,并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长江局留苏特派员刘致明由现就职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副教授伏伟峰老师扮演。

在积极引入国家一级文艺名家参与剧目创排的同时,该剧亦充分调动了深圳、赣州两地的本土资源。深圳龙岗先锋剧团、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寻乌县采茶歌舞演艺团等来自深圳、赣州、寻乌的文化艺术团队均参与创演,为该剧下一步更好扎根本土,实现“在地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发挥精品剧目对于培养文艺人才、壮大文艺院团、繁荣地方文艺创作的示范带动作用,不仅为演员提供了舞台,也搭建了深圳、寻乌两地与国内一线戏剧主创合作的平台,为两地文艺精品创作探索了新模式,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厚植文艺沃土,共同涵养文艺生态

近年来,深圳在产业、文旅、医疗、能源、交通等领域对寻乌实施支援,助力寻乌经济社会发展跑出“深圳速度”,走出了一条“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援合作新路子。

话剧《叩响》的诞生正是深寻支援合作工作跨入新阶段,探索“文化帮扶”创新模式的重要体现。深寻两地合作推出该剧,通过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滋养两地文艺创作沃土,壮大两地文艺创作队伍,涵养两地文艺生态。在此次深寻两地创作该剧新的探索之后,两地还将积极培育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推动两地文化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深寻支援合作新篇章。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龙轩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