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本今秋使用 数量减少了15% 更新40%

2016-05-27 18:25
摘要

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一年级和七年级中小学生,使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与修订之前相比,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 

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一年级和七年级中小学生,使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与修订之前相比,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 

据介绍,此次语文版修订教材全套共计十八册,供义务教育一年级至九年级学生使用。新修订版教材和之前版本相比,大约更换了40%的课文,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此次教材修订还从减少课文数量和提高课文质量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减量上,修订版语文版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了大约15%。

修订后教材,一些优秀的传统篇目得到了保留。比如,保留了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

还有一些篇目因调整,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例如,原来课本教材中的纪实性文章《南京大杀》被换成张纯如所写《南京大屠杀》书中的《死里逃生》片段。《死里逃生》主要是刻画了普通中国妇女李秀英,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面对日本鬼子的暴行智勇双全、勇敢反抗的事迹,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注重传统文化 增加语言运用练习

针对以往语文教材课本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足的问题,此次教材修订进行了调整改善。特别保证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占比,并加大了小学古诗文的学习力度,同时在课后练习中增加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新修订版的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重,比如一至六年级《百花园》中的“读读背背”栏目,安排的内容都是古诗文。一年级的语文教材除了拼音、识字单元外,还有古诗歌13首,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七至九年级教材在篇目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每册两个古文单元,古文单元在40%左右。此外,新修教材还增加了白话小说单元。

课后练习增加文字运用题

修订版教材在课后练习上,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做到既有一定数量的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又有较大比例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练习。据统计,全套教材当中,语言文字运用题,即用语文来说现象,分析、解释各种问题的题目,占到50%以上,主要体现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上。

北京教材小学古诗文占比已不低15%

据介绍,这次语文出版社组织编写一年级至九年级学生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供广东、湖南、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学生使用,目前北京的中小学生不使用该版教材。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虽然此次教材修订并不涉及北京,但北京版教材同样也加大古诗文比重,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使用的义务教育教材分为“人教版”“北师大版”“京版”和“景山版”。本学年,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仍按原版本进行使用,新学年的教材修订和使用将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规范要求进行。在北京翠微小学记者看到,这里一到六年级学生语文课程除了北师大版教材外,学校还配备校本课程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每个年级孩子每学期都将接受十几首经典古诗文学习背诵,整个小学阶段古典诗词学习达到一百篇以上。 

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学古诗文在整个课本的比例不应低于15%,初中不低于30%,高中不低于45%。目前北京的语文教材已经完全超过这个标准,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已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来源 央视网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