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瞧,云浮如何为石雕、种业、蚕丝等重要产业带来“鲜活苗子”?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文 杨少昆/图
2023-11-09 20: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在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云浮,一块块石头于工匠们手中绽放千姿百态,焕发新的灵魂美感。为使云浮石艺更加鲜活,梁建坤费了一番心思。他创造的《上甘岭》《荟萃一螳》《老高猪杂粉》《一盏马灯照亮长征路》等作品,让石头也会“说话”。十八年前,梁建坤一直惦记着那些石头,于是从体制内辞职,回归一锤一凿的初心,《步步高》是他重新“出山”后的第一件作品。

一颗石头,镂刻“师带徒”的传承模式

这件作品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在当年引起业界轰动,令巧色玉石雕刻技法成为云浮石艺创作主流。它把石皮雕成东风螺,将古青玉料刻成绿春笋,有一株正破土而出冒着新芽,蜗牛攀缘其上。求新当放胆,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浮石艺代表性传承人,梁建坤不仅在作品上变革,也通过推行“师徒制”模式为云浮石材工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近日,记者随“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系列活动走进广东云浮梁建坤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在2018年5月获批成为该市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云浮技师学院依托此平台,与石材工艺专业相融合,至今已培养逾百名新生代能工巧匠,较好地解决了当前石材行业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

现任云浮技师学院石材工艺专业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梁建坤,在近30年的石艺行业从业历程中,始终秉承“发挥创意、敢为人先”的艺术创作理念。其石艺作品获得十多项国家级、省级金奖,同时连续获得五届中国(云浮)石艺创意大赛金奖。他清晰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需要系统化地延续,以免失传。

于是,他开始积极培养传统工艺优秀人才。2003年至2016年,梁建坤累计授徒42人。2016年,为更彰规范、更大规模地培育人才,梁建坤受邀与云浮技师学院联合建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每年,其开展700多课时的授课活动,已累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近百人。他与该校专业团队共同制订石材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并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填补国内相关专业教材的空白。

2018年4月,梁建坤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的两名选手王泽华、梁景豪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广东选拔赛,分别获得全省第一名、第二名的佳绩。其中,王泽华取得全国选拔赛第五名,入选建筑石雕国家集训队。梁建坤被人社部确定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教练,其指导的选手郑权在2019年8月代表中国赴俄罗斯喀山参赛,创造出“建筑石雕”项目中国首次参赛就夺金的历史。

“五年时间,从一开始的美术基础、造型设计,到石材工艺雕刻的不同技法,再到后来的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等,以梁建坤为首的教师团队手把手地将我由一名入门生培养成现在的熟练技术工。我的手很小,也没有力气,却踏上了石艺之路,老师们真的教会了我很多很多。”云浮技师学院2018级石材工艺专业毕业生李汉林说道。

一块芯片,“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云浮拥有“禅文化、硫化工、西江水、石材产业、温氏集团、南药产业”六张名片。记者了解到,温氏集团带着“为国人提供最优质蛋白质”的使命,以创新为核、人才为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现代化农牧企业。“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是温氏集团的“座右铭”。为此,其成立广东省首家农业企业研究院——温氏集团研究院,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共建。

彭运智十年前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温氏集团研究院饲料营养技术中心高级畜牧师。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公布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彭运智团队负责的“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仿生技术开展饲料精准配方应用”案例入围。“光是研究饲料板块,我们就有13个博士。”温氏集团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介绍,目前该院具备科技人员300余人,其中博士33名,留学归国者14人。

共同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支撑的,还有温氏集团共建的重大平台——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以下简称“云浮实验室”)。2017年起,广东开全国风气之先,分批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其中,云浮实验室由云浮市人民政府联合温氏股份共建,委托温氏集团研究院建设和运营管理,实施场地共用、人员互通、成果共享,落脚点为社会化公共服务。

云浮实验室开发蓝耳病抗性猪生物育种材料,率先研发出全国首款猪基因芯片,打破国外基因芯片技术垄断。一头小猪崽刚出生,便被采样提取DNA,智能化、大数据育种有效规避生物安全风险。在此,一批高端科研人才围绕畜禽生物育种、畜商高效健康养殖及产品加工两大研究方向,锚力解决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

据介绍,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目前拥有科技人员92人,其中博士29名,占科研职工的32%,留学归国者3名,硕士则为36名,形成以国内知名专家及学者挂帅、博士和硕士人员为中坚力量的金字塔结构。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已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16人,目前出站11人,在站博士后2人,出站博士后中有6人留在该公司工作。

博士、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积极开展畜禽养殖相关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包括畜禽疾病防控、畜禽养殖环保技术、生猪先进育种技术、畜禽营养调控技术等领域研究。其通过相关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提升温氏股份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技术水平,也创造出巨大社会效益。设站至今,博士后人员主持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一个村镇,人才驿站带动优势产业振兴

人才对于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而言,也是重要一环。记者获悉,高村镇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花卉苗木专业镇。近年来,该镇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聚焦专业花卉镇建设和蚕丝优势产业,推动成立花卉、蚕桑、油茶、矿山、南药、生猪等产业人才引育基地。目前,进站人才共53人,其中柔性人才16人、刚性人才37人。刘春玲便是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站专家,目前担任云浮市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厂长一职。

从养蚕到制被,该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桑蚕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向农户传授养蚕经验,并带动61个农户参与产业发展。该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蚕茧,每年能够收购1200多吨,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促进村民和脱贫户增收致富。高村镇借力该公司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蚕桑研习所建设蚕桑文化体验馆、学生实践教育课堂等板块,开展桑蚕文化科普教育、沉浸式体验手工缫丝技艺、蚕茧创意文化产品与工艺品制作,深入推动三产融合。

云浮市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还设有一方蚕桑产业人才引育基地。在方格簇养蚕技术人才的指导下,该公司从传统式养蚕房提升为现代化养蚕工厂,技术从纸质方格簇手动上簇提升为木质方格簇自动上簇。原先,两个人一批只能养出约100斤蚕茧;如今,两个人一批可以养出300斤蚕茧,年产生丝从25吨增加到50吨,同比翻一番,年产值达2000万元。

“蚕茧质量大大提升,企业用工成本下降,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宽。客户都跟我们反馈,现在的蚕丝质量稳定,不容易断线,均匀度和清洁度更好了。”刘春玲提到,2022年,作为缫丝专业人才,她被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找到。

当前,云浮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聚焦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引进高端人才及急需紧缺人才。同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带来的乡村振兴,使得人居环境的整洁度和幸福感愈来愈高,因此更多人主动选择留在云浮。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她的切身体会。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文 杨少昆/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