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养科幻文学“干细胞”,“鲲鹏”奖亮相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10-22 11:08

10月21日,“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巡讲(成都站)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喜来登酒店分会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青少年科幻创作探例”为主题,为众多科幻爱好者带来一场青少年科幻文学盛宴。


著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何夕,国内首个科幻博士、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委员会成员姜振宇,少儿科幻作家、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四川中心副主任何明瀚,“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得者、青年作家岑叶明受邀参加现场沙龙活动。

“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得者、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欧阳子毅,“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得者、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初二学生吕珈瑶以视频录像方式参加活动。活动由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联合发起人、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主持。

谢晨主持

科幻文学的“干细胞”——青少年眼中的科幻世界

连续获得两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小作者吕珈瑶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长篇科幻小说《2318:AI觉醒》的主要情节和科学设定。在谈及科幻文学的意义时,吕珈瑶表示:“我认为科幻文学在彰显人性善良的同时还能够思考人类的未来。科幻文学不应该蜷缩在主流文学的角落中,而应该在人类文明的舞台中心大放异彩,因为在文学领域只有科幻最能面向未来。”

另一名获奖者、科幻小作家欧阳子毅的长篇科幻小说《起点》则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于自己作品的精神内核,欧阳子毅说:“小说也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不仅仅会成为对科学技术的畅想,同时可以对现实做出一些反思。比如说,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迎难而上,还是做缩头乌龟?是谋求国际间的合作,还是孤立无援?我认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对于未来的好奇之心,对于困难的探索之心,永不放弃的精神。”

岑叶明

即将迎来25岁生日的岑叶明,是第二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参赛年龄最大的一位获奖者,并曾连续获得两届“鲲鹏”奖,也是该奖项发掘和培育的青年作家。他的获奖长篇科幻小说《远大征程》灵感来源自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通天塔图书馆》,作品探讨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团结精神。

姜振宇

姜振宇认为,这三部长篇科幻小说故事人物立体,科学设定硬核,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境界,让人欣喜。他说:“只要同学们开始想AI的话题,或者说开始想宇宙AI的话题,你们已经站到了非常高的起点上面。”

何夕

何夕作为中国新生代科幻文学代表作家,是广大科幻爱好者们熟知的“科幻文学四巨头”之一。他表示,小作者们关心的问题,文学创作的视野,已经与成熟作家有高度的重合性。他说:“我们人体最重要的细胞是干细胞,青少年就像科幻文化的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细胞,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具有无限的潜力。”何夕认为,培养青少年科幻人才,并不仅是对于科幻行业本身,更是在发扬一种创新精神和发展性眼光,由此对中国所有产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科幻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

科幻要如何看、如何写?

关于青少年怎样读科幻,如何理解科幻作品时,姜振宇作为研究《三体》的专家认为,青少年们可以从物理学家、哲学家的阅读角度来解读《三体》,引发更多的、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在谈到部分青少年科幻作品中存在的漠视生命、色调过于灰暗的现象时,姜振宇告诉小作者们要注重表现生命的美好和个人化的体验。

关于如何解决科幻文学创作中的同质化问题,何夕表示,青少年易受周围环境、社会热点的吸引,创作时也会不自觉地跟随热点进行创作,最终产生出很多相似题材的作品。需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独立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何明瀚

何明瀚建议青少年作者更加关注身边的小事,关注每个人的生活。青少年的视角是很难得的,特别是17岁以下的年龄阶段,以孩子们的视角进行创作是青少年作者的优势所在。

本次“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青少年科幻创作探例”沙龙活动由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成都市科幻协会承办,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知识出版社、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协办。

本项目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据悉,第三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已进入初评工作,第二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奖书系也即将出版发行。

(活动方供图)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